《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一句話可以振興國家,一句話可以喪失國家。《論語·子路》:“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例】正因為言辭這樣重要,《論語》中有“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的說法,而歸根到底,修辭又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之道,“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梁國藩等《領導語言藝術實用全書》)
又作〔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例】中國人是深知語言的厲害的,所以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人言可畏”之說。有時候,語言決定著民族、個人的命運。語言甚至預定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周國平《人生哲思語編》)
上一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