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私的結果是自毀
宋之問是唐代著名詩人,其《回鄉偶書》流傳甚廣,成為千古名篇。但是,其人品卻有問題,為了追求權勢,不惜趨炎附勢,甚至為了一首好詩而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外甥。
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很有才華。一日,他帶著自己新作的一首詩——《代白頭吟》請求舅舅指點。
宋之問讓劉希夷先讀一遍他寫的詩,于是劉希夷忙揚聲誦讀:“……古人無復洛陽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宋之問聽了連連稱好,忙問此詩可曾給他人看過,劉希夷告訴他剛剛寫完,還不曾與人看。
宋之問道:“你這詩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二句,著實令人喜愛,若他人不曾看過,讓與我吧。”劉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詩中之眼,若去之,全詩無味,萬萬不可。”
劉希夷走后,宋之問開始翻來覆去念這兩句詩,越念越覺得此詩非同尋常,如果一面世,定會成為千古絕唱,一舉名揚天下……想到這,他開始動了歪念頭,如果此詩屬于自己那豈不是名揚千古了嗎?那怎樣才能從外甥那得到這首詩呢?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劉希夷死。后來,宋之問真的這樣做了。
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當然宋之問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先被流放到欽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殺,天下文人聞之無不說:“宋之問該死,是天之報應。”
上一篇:謙恭得善果,邀功失性命
下一篇:越是危急時刻越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