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溯源】
西漢·戴圣《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p>
【釋義】
原指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國之道是讓老百姓有勞有逸、寬嚴相濟。比喻生活或工作應該松緊得當,有節奏地進行。
【故事】
端木賜,字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
周朝民間有一個習俗,每年的十二月有一天是祭祀百神的節日,稱作“臘”。到了這天,人們可以盡情歌舞尋歡。
有一次,子貢陪同孔子去看祭禮,看到熱鬧歡樂的人群,孔子問子貢:“賜,你看他們這么歡樂,你知道為什么嗎?”
子貢回答說:“他們這般快樂,我還真不明白其中的原因?!?/p>
孔子解釋說:“奴隸們成年累月地在田地里干活,偶爾遇上這么一個節日,能不感到快活嗎?這是君王賜給他們的恩澤。這好比拉弓射箭一樣,把弓拉得太緊,而不松弛一下,是發揮不出它的力量的;相反,要是把弓松開以后再拉緊,弓便沒有了什么作用。對百姓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一年之中給他們過一個節日,讓他們盡情歡樂一下。有張有弛,才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好辦法呀!”
子貢聽完后說:“還是先生知道的學問多呀!”
【智慧語林】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做什么事都要適度,不要走極端,過猶不及,不夠又不及;要注意掌握節奏,適當調節。比如,人不能無所事事,那樣會感覺無聊,喪失生活意志;但又不能太忙,整天忙得焦頭爛額,又會損害身體。應該掌握平衡,只有張弛有度,才能相得益彰。
上一篇:掩耳盜鈴典故故事|掩耳盜鈴釋義
下一篇:無以復加典故故事|無以復加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