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
“嗇”是會意字。甲骨文像是田里生長的谷物,由此會收割谷物之意。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齊化、線條化。隸變后楷書寫作“嗇”。漢字簡化后寫作“嗇”。
《說文·嗇部》:“嗇,愛瀒(不滑)也。從來,從。來者,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凡嗇之屬皆從嗇。”(嗇,愛惜。由來、由會意。麥子之類的谷類,用倉庫把它收藏起來。所以農夫叫作嗇夫。大凡嗇的部屬都從嗇。)
“嗇”的本義是收莊稼,也指谷物。如《禮記·郊特牲》:“臘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薄皢荨币虼硕泄澥″X糧的意思,是個褒義詞。
節省錢糧,也就是愛惜,但是過分愛惜未免太過苛刻,于是“嗇”向相反的方向引申,變成了“吝嗇”,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成了一個貶義詞。
上一篇:《后》字義,《后》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后》
下一篇:《喜》字義,《喜》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