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蹶叔三悔》注釋,意譯與解說
蹶叔好自信,而喜違人言。田于龜①陰,取其原為稻,而隰②為粱。其友謂之曰:“粱喜亢,稻喜隰,而子反之,失其性矣,其何以能獲?”弗聽,積十稔③,而倉無儲。乃視于其友之田,莫不如所言以獲。乃拜曰:“予知悔矣。”既而,商于汶④上,必相貨之急于時者趨之,無所往而不與人爭。比得,而趨者畢至,輒不獲市。其友又謂之曰:“善賈者,收人所不爭,時來利必倍。此白圭⑤之所以富也?!备ヂ?,又十年而大困。復思其言,而拜曰:“予今而后, 不敢不悔矣!” 他日, 以舶入于海, 要其友與偕。則氾濫而東, 臨于巨淵。其友曰: “是塘⑥也, 往且不可復!”又弗聽,則入于大壑之中。九年,得化鯤之濤⑦,噓之以還。比還,而發盡白,形如枯臘,人無識之者。乃再拜、稽首以謝其友,仰天而矢之曰:“予所弗悔者,有如日!”其友笑曰:“悔則悔矣,夫何及乎!”人謂:蹶叔三悔以沒齒⑧, 不如不悔之無憂也。
——《郁離子·虞孚》
【注釋】
①龜: 龜山, 在山東泗水東北部。②隰 (xi): 低濕地。③稔:谷熟為稔, 引申為年。④汶: 汶水 ⑤白圭: 人名, 戰國時周人, 善經營管理。⑥塘:即歸, 歸塘或作歸墟,意為眾水之所歸,指大海最深處。⑦化鯤之濤:鯤化為鵬時所卷起的波濤?!?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cidian/zhuangz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 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徙于南冥也, 水擊三千里……” ⑧沒齒: 終身, 一輩子。
【意譯】
蹶叔很自信,又愛違背別人的忠告,他在龜山北麓耕種,選取高地種水稻,洼地種高粱,他的朋友告訴他:“高粱喜歡高地,水稻性喜洼地,而你恰好相反,不依其本性種植,這樣哪有收獲呢?”蹶叔不聽,這樣過了十年,他的糧倉里一點儲蓄都沒有。他去察看朋友的耕地,全是按照那位朋友所言種植因此大獲豐收。于是蹶叔給朋友作揖道:“我知悔了?!辈痪茫晔宓姐胨粠ё錾?,每次都到市場上觀察哪些是搶手貨,然后就去四處收購,走到哪里都去與別人爭購。等貨物到手上市時賣這種貨物的商賈都來了,結果賣不出去。他的朋友對他說:“善于經營的人,專收別人不爭著收的貨物,機會一來就能得到雙倍的利益。白圭當初就是這樣富起來的?!滨晔宀宦牐^了十年窮困不堪。蹶叔回想起朋友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又對朋友作揖道:“從此以后我不敢不悔改了?!币惶?,蹶叔乘船入海,邀請朋友同行。船向東飄去,一直飄到深水處。朋友說:“這是落水最深的地方,再往前去就不能返程了。蹶叔又聽不進朋友的話,結果翻落大壑之中。過了九年,乘北海鯤魚化作大鵬時掀起的巨濤,船才返回,等到歸鄉時,蹶叔頭發都白了,人也枯瘦得像肉干一樣,沒有人能認識他。蹶叔給朋友作揖叩頭致歉,然后仰天發誓:“我如果還不知悔,就像這太陽一樣,活不過今天?!迸笥研πΓ骸爸谑侵诹?,但為時已晚?!比藗冋J為:蹶叔三悔到老,不如不悔而無憂愁。
【解說】
在《郁離子》中,蹶叔是刻畫得非常成功的形象之一。蹶叔的個性特征是“好自信,而喜違人言”。人要活下去要干成一件事總得有點自信,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他必定一事無成。但自信不能自負,蹶叔喜違人言其實就是自負的表現。一旦自負起來就免不了失敗的危險。蹶叔“喜違人言”三次:一次是不聽朋友勸告,選擇高地種稻洼地種高粱,一次是不聽朋友的勸告,跟在別人后面做時興生意,一次是不聽朋友勸告,落入大壑之中。每遇一次教訓,蹶叔就幡然猛醒,又是“拜”,又是“悔”,似乎是重新做人了。但蹶叔并沒有在思想深處解決問題,雖?!盎凇边^,但從未“自新”。后悔藥是買不到的,即使買得到但用多了也不靈驗?!叭凇敝g,蹶叔蹉跎歲月一事無成。像他這樣的“三拜”“三悔”又不能真正改過,只能徒增懊喪,所以還不如不吃后悔藥,反倒心情平靜,沒有什么遺憾。
【相關名言】
食言多矣,能無肥乎?
——左丘明
每個人都知道,把語言化為行動比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蘇聯·高爾基
上一篇:《呂不韋·蹶與蛩蛩距虛》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晏嬰·金壺丹書》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