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求人不若求己》注釋,意譯與解說
或問佛印①曰:“觀音②傍有侍者,何為自提凈瓶?”佛印戲答曰:“求人不若求己。”
——《廣笑府》
【注釋】
①佛印:亦為“佛音”“覺音”“佛陀瞿沙”。古印度巴利文佛學者。精通吠陀等經典,善于辯論。②觀音:佛教菩薩名,亦稱“觀世音”。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圣”之一。佛教把他描寫為大慈大悲的菩薩。在中國寺院中的塑像常作女相。
【意譯】
有人問佛印說:“觀音旁邊有侍者跟隨,為什么還要自己提著凈瓶呢?”佛印戲謔地回答說:“求別人不如求自己。”
【解說】
“求人不若求己”,佛印這句話顯然是對那些求觀音的人講的,告訴人們消除災難只有依靠自己,這里包蘊著佛學救世的真諦,人們只有祛除了自己心靈中的魔障,才能得到拯救。從中人們可以得到眾多的啟示。生活在世間的人們,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靠什么呢?只有靠自己!“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雖然,客觀的條件,外界的幫助,也很重要,它可以促成目標的較快的實現,但是,內因是起決定作用的,主體的力量才是根本的,沒有自我的實力和條件,天上又怎么會掉下一個林妹妹呢?當然,世上也有靠“別人”的恩賜而達到目的的人,但這樣的人必然會失去主體性而隨人仰俯,他的目的和要求從本質上說是十分空虛的,他的作用只是別人主體性發揮的一種表現。“求人不若求己”,連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都恪守這一點,而況我們人間凡人呢?
【相關名言】
不依賴別人是少數強者的特權。
——德國·尼采
士當求進于己, 而不可求進于人也。
——張養浩
上一篇:《紀昀·民言》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馮夢龍·求人不若求己》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