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莊子與髑髏》注釋,意譯與解說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①,髐然有形②,檄③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語卒,援髑髏,枕而臥。夜半,髑髏見夢曰:“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莊子曰:“然。”髑髏曰:“死,無君于上,無臣于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髑髏深矉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莊子·至樂》
【注釋】
①髑髏(du lou):死人的頭骨。②髐(xiao)然:骨頭空枯貌。③檄(qiao):敲擊。④捶:通箠(chui),鞭子。
【意譯】
莊子到楚國去,在路邊看見一個髑髏,形狀空枯,便用馬鞭敲著它而問道:“先生你是貪生背理而死的嗎?還是國家敗亡,遭到斧鉞的砍殺而死的嗎?你是做了不善的事,玷辱了父母妻兒而死的嗎?還是遭受凍餓之害而死的嗎?或是年壽盡了自然而死的嗎?”說完后,就拿過髑髏當做枕頭睡起來。半夜里,髑髏出現在莊子的夢中說:“剛才你的談話好像是個辯士。看你所說的,都是人生的累患,死了就沒有這些累患了。你想聽聽死人的情況嗎?”莊子說:“好的。”髑髏說:“人死了以后,上面沒有君主,下面沒有臣子,也沒有四季的勞作忙碌,從容自在,順著天地的自然過日子,雖然是南面稱王的快樂,也是比不上的。”莊子不相信,說:“我請掌管生命的神靈恢復你的形體,還給你骨肉肌膚,把你送回到你的父母妻兒,鄰居朋友那里去,你愿意嗎?”髑髏聽了以后深深皺起眉頭,說道:“我怎么能拋棄國王般的歡樂,而重新回到人間去飽受勞苦呢!”
【解說】
不管空髑髏生前的遭遇如何,但它終究給人間世的殘酷留下了一個表征。看到它,莊子幾乎動搖了他樂生樂死的一貫態度。空髑髏是如此贊美死,以致斷然放棄復生的機會。可見已經被體驗了的死,的確是美妙的,它居然比生更有吸引力。人們的常情都是樂生憂死的,可以說死的恐懼一直是人生的一條堅韌冰冷的皮鞭。為了免于一死,善人可能變成惡人,惡人又可能變成善人。不幸的是,這條皮鞭經常掌握在南面稱王者的手里,致使它在人間世為所欲為,任意肆威,好事做盡,壞事做絕,幾乎到了無所不能的地步。太多的死亡恐懼,演化成了太多的死的殘酷。于是有著君君臣臣,三綱五常的生的人間世,終于變得比死的地府陰曹更可怕。況且,嘗到了死境的美妙滋味,就更覺得生的可怕。作者面對人間世鮮血淋漓的凄慘圖景,幾乎再也無法保持他固有的自然空明的心境了,他已經走到了贊美自殺的邊緣。與其不自由,不自然地生,還不如自由地, 自然地死。作者用空髑髏——對死最有發現權的哲人, 無情地否定了“上有君, 下有臣”的生的人間世,這則寓言不失為一篇抨擊黑暗現實的檄文。
【相關名言】
人自身異化了以及這個異化的人的社會是一幅描繪他的現實的社會聯系,描繪他的真正的類生活的諷刺畫,他的活動由此而表現為苦難……相反他同別人的分離表現為他的真正的存在, 他的生命表現為他的生命的犧牲,他的本質的現實化表現為他的生命的失去現實性,他的生產表現為他的非存在的生產, 他支配物的權力表現為物支配他的權力, 而他本身, 即他的創造物的主人, 則表現為這個創造物的奴隸。
——德國·馬克思
上一篇:《呂不韋·幽王擊鼓》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基·莊子哀餓人》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