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束氏貍狌》寓言賞析
衛(wèi)人束氏, 舉世之物咸無所好,惟好畜貍狌。貍狌,捕鼠獸也。畜至百余,家東西之鼠捕且盡,貍狌無所食,饑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貍狌生子若孫, 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饑輒嗥, 嗥輒得肉食, 食已, 與與如也, 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 鼠群行,有墮甕者,急從束氏假貍狌以去。貍狌見鼠,雙耳聳, 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為異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貍狌怖甚,對之大嗥。久之, 鼠度其無他技,嚙其足,貍狌奮擲而出。
噫! 武士世享重祿遇盜輒竄者,其亦貍狌哉!
——宋濂《龍門子凝道記》
貍狌是捕鼠獸。可是由于它在束氏家里過慣了饑輒嗥,嗥輒得肉食的生活,其子孫竟不知有鼠。在南郭家見到鼠,反而意為異物,被老鼠咬了腳爪,嚇得“奮擲(用力往上跳)而出”。這個故事說明養(yǎng)尊處優(yōu)只能消蝕意志,培養(yǎng)無用之材。結(jié)尾的感嘆表明,這則寓言是作者針對當(dāng)時(元朝末年)的軍隊(duì)腐敗無能而寫的。文中的“盜”,包括了進(jìn)行反抗斗爭的人民,這種稱呼自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但本文所揭示的道理,特別是物質(zhì)生活條件與人的精神狀態(tài)的關(guān)系的道理,對于人才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作者對貍狌從捕鼠獸(這是它的本性)蛻變?yōu)榕率螳F(這是它自身的異化)的過程和表現(xiàn)進(jìn)行了生動的描寫.而又把貍狌異化的結(jié)果作為故事的重點(diǎn)。貍狌在南郭家見鼠,“雙耳聳,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吱吱地叫著),意為異物也。”這不但形象地寫出了鼠的外觀特征,又傳達(dá)出貍狌對自己昔日的獵物陌生、怪異以至恐懼的感覺心理。接著,又用“貍狌怖甚,對之大嗥”極力渲染。如果說,前面“饑輒嗥”的“嗥”字寫出了貍狌因束氏寵愛而無所顧忌地大叫的驕態(tài);那么,這個“嗥”字就表現(xiàn)了貍狌因一無所能而無法掩飾其恐怖的怯態(tài),都是傳神之筆。最后, 當(dāng)鼠嚙其足時,貍狌竟“奮擲而出”,何等狼狽可笑。這里包含著兩重對比:一是貍狌本性的自然態(tài)(捕鼠)與異化態(tài)(畏鼠)的對比,一是貍狌與鼠關(guān)系的正常態(tài)(鼠懼貓)與反常態(tài)(鼠嚙貓)的對比。這兩重對比, 自然會引起人們的探究,分析產(chǎn)生這種變化的原因,認(rèn)識其中包蘊(yùn)的哲理。
上一篇:《中國寓言·木偶探海記》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梟東徙》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