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大鴉和狐貍》寓言賞析
大鴉搶到一塊肉, 落在大樹上。狐貍看見了,想得到那塊肉,便站在樹下,夸大鴉高大、漂亮,說他最適于作鳥類的王,要是他能發(fā)出聲音,那就毫無疑問了。大鴉想表明他能發(fā)出聲音,便放開肉,大叫起來。狐貍跑上去,搶到那塊肉,說道:“喂,大鴉,假如你有頭腦,你作鳥類的王就沒有問題了。”
這故事適用于愚蠢的人。
——《伊索寓言》(羅念生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大鴉和狐貍》中有兩個形象;愛聽奉承話、盲目驕傲、以至于到了愚蠢地步的大鴉和善于奉承、巧于恭維、十分狡詐的狐貍。
“大鴉搶到一塊肉”,這令狐貍十分眼饞;但大鴉“落在大樹上”,又使狐貍很難辦。狐貍抓住對方的弱點,用奉承話迷住它的心竅,用一頂頂花花綠綠的高帽子,讓大鴉頭腦發(fā)昏,失去警覺。狐貍知道,只要大鴉一張口,肉便會落下地成為自己的美食,可狐貍并不直截了當?shù)匾蟠篪f張口發(fā)出聲音,因為這樣太露骨,容易引起大鴉的警覺。狐貍的狡猾,在于它一步步引大鴉上當。它先夸大鴉高大,接著又夸大鴉漂亮,然后,給大鴉戴上了“鳥類的王”這樣一頂桂冠,逐步引得大鴉心迷智昏。最后,又是奉承,又是激將——“要是他能發(fā)出聲音,那就毫無疑問了。”如果有一點兒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不高大,也不漂亮,更不善于發(fā)出聲音,永遠也作不了鳥類之王;或者還有一丁點兒警覺,那么,大鴉便不會上當。可惜,大鴉完全被花言巧語恭維得暈頭轉(zhuǎn)向,結(jié)果,不僅丟了到嘴的肉,還被狐貍奚落了一通。
《大鴉和狐貍》告訴我們: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被奉承話迷住心竅而忘乎所以。別忘了,高帽子和恭維話是別有用心者最廉價的賄賂。
值得一提的是,站在被迷住心竅的大鴉另一面的狐貍,倒有點兒可取之處。肯動腦筋,緊緊抓住對方的弱點,一步步引對方進入自己布置的陷阱里,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是這種策略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對付什么人,如果用在人民內(nèi)部、朋友之間,那是不合適的。這一點,也可以算是《大鴉和狐貍》給人們的又一啟示吧。
上一篇:《中國寓言·大力士》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大鼓》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