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孫犁·風云初記》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孫犁(1913— ),原名孫樹勛,于1913年夏歷4月出生于河北省安平縣孫遙城村。12歲以前在本村讀初級小學,開始閱讀《金玉緣》與《封神演義》等古典小說。后隨父親到安國縣城讀高級小學,開始接觸進步的文學作品。他14歲高小畢業后,考入保定西關的育德中學,由初一讀到高中畢業。這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中國文學名著及哲學、倫理學、社會學和文藝理論方面的著作,并開始進行寫作練習,在《育德月刊》上發表過小說和獨幕劇。他高中畢業后,到北平當過機關職員和小學教員。1936年暑假后,他到新安縣同口鎮當小學教員,領略了白洋淀的風光,熟悉了當地人民的生活,為其后的文學創作打下基礎。1937年抗日戰爭暴發,他參加了冀中人民自衛軍,在政治部搞宣傳工作,編寫了 《民族革命戰爭與戲劇》油印發行,選編了《海燕之歌》等革命讀物鉛印發行,還寫了《現實主義文學論》、《論魯迅》等理論文章,發表于《冀中導報》和《紅星》雜志上。1938年,他出任人民武裝自衛會宣傳部長,同年秋調任冀中軍區所辦抗戰學院的教官,講授“抗戰文藝”、“中國近代革命史”。1939年春,他調到晉察冀邊區政府和軍區司令部所在地阜平,在邊區通訊社從事通訊指導工作,寫了《論通訊員及通訊寫作諸問題》。此外,他還到晉察冀文聯、晉察冀日報從事編輯和教學工作。1941年,他調回冀中參加《冀中一日》的編輯工作,并寫了《區村和連隊的文學寫作課本》(后改為《寫作入門》、《文藝學習》)一書。1944年春,他到達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和學習,先后寫了《荷花淀》、《蘆花蕩》、《麥收》等著名作品,受到文藝界的重視。1945年抗戰勝利后,他重回冀中,寫了 《碑》、《鐘》、《囑咐》、《織席記》等重要作品。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他被分配到《天津日報》工作。同年秋寫成中篇小說《村歌》。1951年至1953年,他寫成《風云初記》的一、二集出版。1956年出版中篇小說《鐵木前傳》。1958年出版《白洋淀紀事》(小說散文集)。1962年出版《津門小集》散文集。1963年出版《風云初記》三集合排本。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嚴酷折磨;粉碎“四人幫”后,他繼續從事創作,出版散文集《晚華集》、《秀露集》、《書林秋草》等。他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主席等職。
內容概要 《風云初記》以滹沱河兩岸的子午鎮和五龍堂為背景,以高、吳、田、蔣四姓五家的關系為線索,描寫抗日戰爭初期冀中平原上各個階級的生活和思想,展示出冀中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建立抗日武裝,組織抗日政權的偉大斗爭精神和愛國思想。1937年春夏兩季,冀中平原遭遇旱災,日本侵略我國華北的消息傳到子午鎮和五龍堂,激起人民的抗日熱情。子午鎮吳家有兩個女兒,大的叫秋分,小的叫春兒。秋分嫁給五龍堂的高慶山,他是10年前這里所發生的一次農民暴動的領袖,暴動失敗后,他音信皆無,不知去向。慶山的父親高四海和秋分都參加了那次暴動,慶山走后,他們十分想念這位親人。子午鎮的地主、村長田大瞎子的一只眼,就是在那次暴動中被打瞎的。眼下他正為從北平某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回家的兒子田耀武謀得區上的好差使。他知道要組織民團就需要槍,因而派他家的小長工芒種去山里打聽槍彈的行情。芒種在山里遇上了抗日的紅軍戰士,并得知高慶山即將回鄉的消息。他回到鎮上,立刻把這消息告訴了秋分,秋分、高四海和春兒都非常高興。這時,子午鎮有個大賊高疤,趁國民黨中央軍南逃的當兒,自己拉來一些人當了團長,并娶了蔣家的俗兒為妻。一天,他看到街上貼出一張布告,號召百姓們團結起來,組織武裝,抗擊日寇,出布告的是人民自衛軍司令部。他很不高興,就派人到高陽去探聽消息,這才知道共產黨的呂正操司令員正在改編各地的雜牌軍。他怕被改編后不得自由,顯得惶恐不安。放蕩的俗兒讓他找秋分一起去高陽尋高慶山想法解決。結果,他們沒找到慶山,卻找到了當年暴動時慶山的伙伴、學生出身的共產黨員高翔和田瞎子的兒媳李佩鐘。第二天,他們一同回到了子午鎮,這時高慶山也不約而同地回到了久別10年的家鄉。高翔、高慶山等按黨的指示,擔起在滹沱河兩岸組織抗日武裝和抗日政權的重擔。他們首先改編了騷擾民眾的雜牌軍,改編了高疤率領的隊伍,成立了人民自衛軍第七支隊,高慶山為支隊長,高翔為政委,宣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堅持敵后游擊戰爭。這時,春兒支持與她相愛的芒種參加人民自衛軍,并從自家炕洞里拿出槍,讓芒種背上去投高慶山。整編結束后,第七支隊隊部設在縣公安局大院。高翔不久離開七支隊回高陽去了,這里的抗日武裝實際上就由高慶山指揮,由李佩鐘加以協助。李佩鐘念過師范,被封建家庭所迫,嫁給了田耀武,她內心極痛苦,于是就投身革命,眼下主要抓抗日動員會工作。革命積極性很高的春兒,協助李佩鐘組織了婦女救國會,并在子午鎮召集全村婦女,由李佩鐘號召婦女們趕做軍鞋、軍襪,支援前線。她讓春兒說話,春兒紅著臉不肯說,“臉皮厚”的俗兒卻站出來表態,并被選為婦救會主任。有一天,俗兒與春兒到田大瞎子家派做軍鞋,他卻堅決拒絕,并放出惡狗咬人,嚇得俗兒不敢再去,可是春兒卻勇敢地闖進田家大門,但卻被田大瞎子推倒在地。長工老溫欲救春兒,竟然被田大瞎子踢傷。春兒理直氣壯地向縣政府控告田大瞎子,已經升為縣政府指導員的李佩鐘不顧私情,根據事實,懲罰了有恃無恐的公公,罰他加倍做鞋,并向春兒和老溫賠禮,承擔一切醫療費及營養品的費用。她的決定深得民心,自己也感到高興。就在這當兒,高慶山又讓李佩鐘去動員百姓破路和準備拆城墻,以便阻擋日軍的坦克與汽車。李佩鐘親自畫圖并領導百姓把道路挖成深溝。這時子午鎮成立了由春兒領隊的婦女自衛隊,她們手持刀槍要打擊日寇,保衛家鄉和自己,春兒真正成了抗日的先鋒戰士。由于打了勝仗,人民自衛軍總部移到了子午鎮,春兒竟看到了呂正操司令員并和他說了話,她很高興。春節過后,各村都準備起拆城墻的工作,但是李佩鐘的父親李菊人卻代表城關的紳商要求縣長收回拆墻令,遭到縣長李佩鐘的拒絕。李佩鐘還根據破壞拆墻工作的罪行,逮捕懲處了李菊人等,使拆墻工作順利完成。這時田耀武領著部分國民黨中央軍也來到子午鎮,同人民自衛軍的代表高翔和高慶山談判。高翔和高慶山要求田耀武不要搞內戰和磨擦,而要共同抗日。可是田耀武卻暗中跑到俗兒家,游說高疤拉隊伍脫離人民自衛軍,破壞抗日,李佩鐘同他離了婚。不久,和日軍打起仗來,春兒、高四海、芒種等人都積極參加戰斗,并很快結束了戰斗,但北邊高疤領導的一團人因為不按命令打仗,所以損失很大,高慶山趕忙派兵切斷敵人的炮火封鎖。已成為共產黨員的芒種在戰斗中負了傷,被送到春兒家養傷。戰斗結束后,高疤受到高慶山的批評,一氣之下投向中央軍,叛變了人民自衛軍。田大瞎子也在日寇猖獗進攻之時,放肆地破壞抗日活動,指使俗兒把一個私生子偷放到春兒家的柴堆里,妄圖造謠,敗壞春兒的名聲。春兒機智地辟了謠,打擊了敵人的陰謀,教育了廣大婦女。一天晚上,田耀武在高疤的幫助下,冒充八路軍包圍了村莊,揚言要攻下抗日縣政府。李佩鐘得到春兒和芒種的報告后,未及轉移就被田耀武擊傷,后來光榮犧牲。日軍也在當天下午占領了縣城。春兒響應黨的號召,組織民兵成功地保衛了村民的麥收。由于她對黨忠誠,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因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與芒種還分別到民運學院和軍事院校學習,畢業后,芒種回部隊當了指導員,春兒因成績好被留校擔任下一期學生的小隊長。武漢失守后,冀中敵情嚴重,學院轉移。春兒受命沖破敵人的封鎖線,到滹沱河沿岸慰問由賀龍率領的一二○師。她和芒種未及多談就分手了,芒種上了前線,春兒又回后方收公糧。田大瞎子因為賴租,被區政府逮捕,又因罪惡累累,被從嚴法辦。俗兒潛回家鄉干了壞事,被區政府處決了。冀中軍民克服種種困難,按時交納公糧。子午鎮和五龍堂的運糧車隊,在春兒和高四海的領導下,向著邊區的大山里前進著,并將投入更艱巨的斗爭。
作品鑒賞 《風云初記》是一部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優秀長篇小說,作者極善于運用抒情詩似的語言,用飽含著濃郁感情的精細的筆法,連續不斷地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來展示抗日戰爭初期冀中平原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再現在共產黨領導下,冀中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偉大斗爭,熱情地謳歌在斗爭中成長起來的英雄人物——春兒和芒種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孫犁在描寫這些人物時,繼續保持著他的藝術風格,即用詩人的激情、抒情詩的語言、連環畫式的精巧畫面,來展開故事情節,揭示人物的心靈,表現人物的性格。例如開頭描寫春兒和芒種這對年輕戀人的幻想時,作者寫道:“芒種望著天河尋找著織女星。他還找著了落在織女身邊的、丈夫扔過去的牛勾槽,和牛郎身邊織女投過來的梭。他好像看見牛郎沿著天河慌忙追趕,心里懷恨為什么織女要逃亡。他想:什么時候才能置得起一身新人的嫁妝,才能雇得起一乘娶親的花轎?……這時候,春兒躺在自己家里炕頭上,睡的很香甜,并不知道在這樣的夜深,會有人想念她。她也聽不見身邊的姐姐長久的翻身,和姐姐夢里熱情的喃喃。養在窗外葫蘆架上的一只嫩綠的蟈蟈兒,吸飽了露水,叫的正高興;葫蘆沉重的下垂,遍體生著像嬰兒嫩皮上的茸毛,露水穿過茸毛滴落。架上面,一朵寬大的白花,挺著長長的箭,向著天空開放了。蟈蟈叫著,慢慢地爬到那里去。”芒種仰望天空的群星,春兒熟睡在美麗如畫的景色中,這是兩幅多么恬靜優美的畫面呀,這又是多么美麗動人的兩首詩啊!在他們對幸福甜蜜的愛情生活的幻想和追求中,真實地顯露出他們純潔美麗的心靈。但是,他們美麗的幻想,很快被日本帝國主義者的轟炸和屠殺所毀滅。于是,作者又寫了春兒參加婦救會、自衛隊,參加共產黨,參加抗日斗爭,喊出婦女們保衛祖國的第一聲口令,寫她送別情人等,這一幕幕生活情景,無不是一首首的小詩,滿含著作者對英雄少女的贊美之情。這一幕幕生活情景,無不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展示春兒由純樸的少女變成抗日英雄的艱難歷程,這正是孫犁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不但寫人物如此,就是寫景物、寫事件也同樣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如寫春兒跟隨賀龍領導的一二○師走遍冀中大地,看到了奔騰的河水,肥沃的土地,一種愛國愛鄉的激情油然而生,作者便寫了“親愛的家鄉的土地!在你的廣闊豐厚的胸膛上,還流過洶涌的唐河和泛濫的滹沱河。這些河流,是你身體里沸騰的血液……”在芒種所在的部隊“爬到了長城嶺上的關口”時,作者又寫了很長一段抒情的筆墨:“站在關口回望……太陽還沒有落下,圓圓的月亮就出現了,她升起的很快,好像沿著長城滾過來。有一大群山羊,這時還沒有下山,黑色的羊群在巖石上跳躍著,沐浴在落日的紅光里。那個牧羊人……你啊,是回憶著古代頻繁的戰爭?還是看見新的部隊出關,感到你和你的羊群有了鞏固的保障?戰士們在關口休息了一下,他們爬上城墻,撫摩著那些大磚石。不知道由于什么,忽然有很多的人唱起《義勇軍進行曲》來,一時成為全連全隊的合唱。他們的心情像長城上的磚石一樣沉重,一種不能遏止的力量,在每個人的血液里鼓蕩著,就像桑干河的水。歌聲啊,你來自哪里?凌峭的山風把你吹到大川。古代爭戰的河流在為你擊節。歌聲啊,唱到夕陽和新月那里去吧!奔跑在萬里長城上吧!你灌滿了無窮無盡的山谷,融化了五臺山頂上的積雪,掩蓋了一切呼嘯,祖國現在就需要你這一種聲音!”這是塞外風光的水墨畫,是人民軍隊的行軍圖,既色彩瑰麗,又氣勢雄壯,因而它又是一首革命者抒發豪情的戰歌,洋溢著濃郁的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構成了一種豪放的詩的意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詩情畫意,把詩情融化在人物形象之中,這就是《風云初記》的主要藝術特色。其次,語言簡潔含蓄,善于描寫風俗民情,善于描繪農村婦女的性格,善寫心理活動,也都是《風云初記》的特點。
上一篇:《孫健忠·甜甜的刺莓》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宋澤萊·打牛湳村》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