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蕭克·浴血羅霄》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蕭克,當代軍事家。湖南嘉禾人,1908年出生于書香門第。曾就讀于本縣甲種簡習師范。自1926年投筆從戎,身經百戰,遞升為高級將領。全國解放后,大部分時間主持軍隊的教育與訓練工作,自謂“教書匠”。性格沉靜,好讀書,勤學習,善思索,寫過一些詩作及抒情散文,主編《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書。有儒將風,斯諾夫人稱之為“中國的軍人學者”。《浴血羅霄》是作者第一部長篇小說。
內容概要 《浴血羅霄》這部長篇小說描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羅霄縱隊為配合中央紅軍的戰略決策北進;粉碎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的茍且偷安的政治部署。描寫了以羅霄縱隊司令郭楚松為代表的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嚴冬的濃霧白茫茫灰濛濛吞沒了山嶺。郭楚松與羅霄縱隊的政委杜崇惠,縱隊參謀長黎蘇等正在商議此次行動的意義,紅軍戰士也如墮云霧里全摸不清頭緒。杜崇惠推開指揮部的門閃了出來。他步伐不大依然在思考著為什么上級沒有在電報中指明行動的目的和動機呢?但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軍隊不能靠猜測打仗。既然要北上就是在客觀上支持了十九路軍的反蔣事變。因此這次行動也就是在某一程度上有了明顯的動機,杜崇惠走進自己的屋,看見妻子千里迢迢來看自己不由得心酸起來。怎么能忍心告訴他部隊明天又出發了呢?李桂榮這個農村婦女深深懂得丈夫的心和理解部隊的行動,主動的提出第二天就回到蘇區。羅霄縱隊出發了,循著迂回曲折的雪道,蜿蜒北上。三團為前衛、一團為本隊、二團為后衛。縱隊參謀長黎蘇為了使部隊的行軍速度加快,決定輕裝扔下所有用不著的東西,炊事員只能挑一頓的糧,所有的背包都要用秤稱。這措施很靈,行軍速度一下就提高了。他們順利通過了袁水。這時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條大的碉堡防線。每隔七八里或五六里就有一個碉堡,綿延四十里形成了一個碉堡帶。紅軍為了避免開槍而采用攻心術,向碉堡內的白軍喊話,曉之以理,勸誡他們要看清時勢,不可再做蔣家王朝的奴才。這樣羅霄縱隊順利地攻下了這一地帶的碉堡,沒有動一槍。部隊繼續北進到達仙梅一帶時,遇到敵人。紅軍一時無法通過此地而遭到敵空軍和敵陸軍同時夾攻。縱隊司令郭楚松利用兵法上的兵不厭詐的計策,按照敵陸軍的聯系暗號同樣的擺出聯系暗號,使敵空軍一時搞不清誰是紅軍誰是國軍不能配合進攻,羅霄縱隊趁機打垮了敵軍,俘虜一半人員及大量軍需用品。打了仙梅之役一次勝仗。仙梅勝利后,羅霄縱隊北進到達江西蘇維埃政府。繼續北進到達修河中游的石霖鎮,縱隊參謀長馮進文帶領幾個戰士化裝成敵軍的上尉副官,巧妙地騙過了敵鎮長,使大部隊順利通過石霖鎮,加快了戰略轉移,搶古了有利地形。一路上縱隊幫助貧苦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得到老百姓的熱烈擁護。在行進過程中郭楚松為廣大戰士講述蔣介石的一系列反革命行為加深了同志們的認識。一路勝仗打來,羅霄縱隊的官兵們有些放松警戒,加上一路上旅途勞累,遭到曾士虎的襲擊。紅軍很快進入備戰狀態。就在這樣盲目北上的同時,紅軍已進入了長江三角地帶,進入敵人的包圍圈。緊急關頭,郭楚松與羅霄縱隊的其他領導商議,縱隊應靈活掌握中央決定,轉而向南行進脫離敵包圍圈,從而保存抗日實力。政委杜崇惠堅持己見,認為應等上級回電后再做決定,最后部隊向南行進。杜崇惠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曾士虎是國民黨西路進剿軍司令,畢業于正規軍校。時刻以蔣介石的訓導為動力,大肆組織反動軍隊對羅霄縱隊進行圍剿。系蔣介石嫡系部隊。在那次晚間偷襲成功后,洋洋自得。親自部署圍剿紅軍方案,步步為營。向云生是羅霄縱隊司令部的理發員,在請假回家途中被國民黨抓獲。敵人見他年紀小放松警惕。向云生半夜偷走了敵指揮部作戰圖和作戰方案,為羅霄縱隊立下大功。曾士虎瘋狂地部署兵力要消滅紅軍。在修水河上游紅軍與國民黨大打一仗。為保存實力,郭楚松命令部隊撤退。隊伍越走越慢,慢慢地掉隊的人越來越多而繳獲的武器彈藥也成為負擔。他們把槍都留給了游擊隊。在這種邊打邊退的情況中,很多人的思想發生了變化,產生了要私自離隊的念頭。羅霄縱隊一團三營營長洪再壽在部隊處于低潮時準備逃跑,被發現,就地處決。路越來越難走,糧食也越來越少。杜崇惠借一次與黎蘇去偵察地形的機會夜間逃跑了,完全喪失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品格和信仰,黃嘩春繼任政委后,加強軍隊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紀律性,部隊在繼續向南向羅霄山中挺進,而一路追來的敵軍正逼近紅軍。紅軍通過向碉堡的敵軍借路成功加快了速度。但由于敵多我寡,羅霄縱隊吃了兩個敗仗,被迫向西。敵軍認為這是最好的收拾紅軍、占領蘇區的好機會。于是派段棟梁出任指揮。段棟梁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在1933年各路敵軍在圍剿紅軍連連失利的時候,段棟梁卻是例外,于是他更加自負。春天來了,羅霄縱隊在蘇區做好充分的抗敵準備。縱隊利用蘇區的優越條件進行伏擊戰,段部在自己強大的攻勢下,又有兩個旅來支援,使紅軍僅能緊縮在一個蘇區。處在嚴重關頭的紅軍背水一戰,產生了高度的自覺的戰斗情緒,挫敗四分之一敵人。在段部受挫之際,孫震威部卻見死不救,致使段部失利。段部及蔣介石的圍剿紅軍的計劃全部落空。
作品鑒賞 《浴血羅霄》這部長篇小說是以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為背景史料的。全篇以羅霄縱隊為配合中央紅軍戰略轉移北上為主線,并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描寫了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精神及頑強的戰斗力。作者在寫這部長篇小說的時候,積累了長期豐富的戰斗經驗。《浴血羅霄》是一曲壯歌,譜寫出廣大受苦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勇反抗侵略的壯歌。它對于鼓舞人們的斗志,激勵后代創造美好的未來將是有益的。這部小說雖然文字較多卻能前后呼應前后貫通。如作者在描寫縱隊前政委杜崇惠時,一步步地剖析他的思想變化使讀者在讀到他私自離隊時并不感到詫異。杜崇惠身為縱隊的政治委員卻沒有在思想上真正經得起磨練最終在羅霄縱隊處于低潮時私自離隊。第一步作者先描寫他對上級沒有給明確指導而苦惱,到縱隊決定向南轉移的猶豫不決到最后被敵偷襲后私自離隊都清晰的顯現在讀者面前。其次作者長期的戰斗經驗使小說的每次戰役都有歷史的真實性。不是強調紅軍是英雄之師節節勝利如有天助,而是客觀地從戰術、人員、裝備等方面,分析雙方使讀者有真實感。作者在寫作上另一特點是描寫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共產黨人形象,讀罷此篇,沒有刻板公式化的英雄,而是真正有歡樂有悲哀、天真可愛、又有英雄氣概的人。郭楚松是羅霄縱隊的司令,他毫不掩飾地告訴大家自己是怎樣由跟著蔣介石到真正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思想轉變,黃嘩春的妻子劉玉櫻大膽地向黃嘩春提出離婚尋找自己的愛情,作者在這里并未一味地描寫黃嘩春的不理解與懊惱只是用了四個字“尊重自由”襯托出共產黨員的胸襟。顧安華大夫畢業于北京軍醫學校,是國民黨的中央軍少校軍醫。他為了自己的理想毅然離開了所謂的“榮華富貴”和錦繡前途,欣然地投奔了共產黨。在被敵軍抓走后依然堅信自己的信仰。這種行為與杜崇惠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第四就是在殘酷斗爭的過程中一些戰爭陰影之外的細節描寫。通過這些細節反襯出紅軍小戰士們那種天真樸實的情感以及反封建的堅決精神。如第四章開篇就描寫了一隊娶親的隊伍,把當地娶親的風俗描寫得淋漓盡致,恰好突出了廣大人民對和平繁榮的生活的向往。在“抬佛游行”一章紅軍戰士厭惡這種封建的余毒“掰掉佛的一個手指”,突出表現了紅軍戰士堅信依靠自力更生取得勝利的信心。第五就是作者運用點面結合的手法把全書5、6次戰役描寫的有聲有色。大的地方作者描寫了硝煙迷漫的戰場和敵我軍雙方的戰略、戰術的較量。點上描寫作者側重那些為人民英勇犧牲和流血負傷的戰士。通過這些手法的運用,《浴血羅霄》為我們展示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戰爭場面,使后人從紅軍的英勇中得到鼓舞,從紅軍的理想和英雄氣概中看到共和國建立的艱難。
上一篇:《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