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
“毋”是象形字。金文像一個站立的婦女,兩點(diǎn)表示乳房,所以在金文中“母”與“毋”同。因借為禁止之詞,小篆將兩點(diǎn)變?yōu)橐粰M,表示禁止。隸變后楷書寫作“毋”。
《說文·毋部》:“毋,止之也。從女、一。女有奸之者,一禁止之,令毋奸也。凡毋之屬皆從毋。”(毋,使之停止。由女、一會意。如果有男子想和女子發(fā)生奸情,一律禁止,讓他不要這樣做。大凡毋的部屬都從毋。)
“毋”的本義為勿、不要。如成語“寧缺毋濫”、“毋妄言”等。引申表示否定,相當(dāng)于“不”。如《韓非子·說林下》:“君子安可毋敬也。”意思就是,君子怎么可以不去尊敬呢?
古籍中所說的“毋望”,并非不要希望之意,而是指不期而至,表示出乎意外或難以測度。
上一篇:《殊》字義,《殊》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殊》
下一篇:《氏》字義,《氏》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