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恕》人物謀略形象特點
●軍政分治,務本節用/廊廟之材,非一木之支;帝王之業,非一士之略/遠得百姓之歡心,近盡群臣之智力
杜恕為杜畿之子,字務伯,為人樸實誠信,不事虛飾;任其自然,不施心機。披褐懷玉,學有專攻。主張禮為萬物之體,萬物一旦得其體,無有不善。以禮為核心,以禮為支柱,以禮為出發點,以禮為歸宿,并由此認為:人倫之大綱,莫重于君臣;立身之基本,莫大于言行;安邦定國,治亂興衰,莫精于政法;勝殘專暴,撥亂反正,莫善于用兵。
太和年間(公元227—232年),杜恕任散騎黃門侍郎,在朝不結朋黨,專心公務。每當政策有偏差失誤,杜恕總是不避畏難,不計得失,援引國家綱紀法度進行規諫,侍中辛毗等人對他十分器重。
杜恕的奏議論駁充滿了睿智,切中時弊,從中可以窺見其韜略修為。
上一篇:三國《李恢》人物謀略形象特點
下一篇:三國《杜畿》人物謀略形象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