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謝錫文
短篇小說。作者劉兆林。發表于《解放軍文藝》1983年第7期,收入作者中短篇小說集《啊,索倫河谷的槍聲》(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小說描寫了一個發生在邊防小鎮的故事。熱鬧鎮是祖國東方第一鎮,駐有十名戰士和一家居民。大風雪夜,熱鬧鎮發生了兩件大事:駐軍逃走十分之一——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牛犇突然失蹤;居民陡增百分之五十——瘸老張的妻子啞女早產了一個女嬰。這使徒有其名的熱鬧鎮真的“熱鬧”起來。駐軍最高首長——班長杜林連夜率兵外出,尋找牛犇。這個四個“牛”的新兵一入伍就沒給杜林留下好印象:新來乍到,站在哨所門前對著雪景唱“好一派北國風光”;入伍動機是想學對面那國的話,退伍后好考外語學院;讀日本小說《雪國》,看外國電視學外語。熱鬧鎮原本沒名,牛犇說這里太寂寞,缺熱鬧,硬是給這個小島上的一號哨所起了個“熱鬧鎮”的名字。尤其是在對待居民老張的生活問題上,牛犇更令杜林大為不滿,一上島,牛犇就發現老張年過三十仍光棍一人,便私下給他保媒說親。杜林認為這是胡來,可事竟辦成了。老張成家后,牛犇主動熱情地幫助老張的新媳婦啞女干活。杜林怕出亂子,強調注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第七項,并嚴加限制。但啞女有事還是愿意直接找牛犇。瘸老張外出治病,啞女托牛犇給丈夫寄信,引起班長誤會,兩人差點動起手來。大風雪夜,啞女早產,牛犇卻突然失蹤。杜林帶領全班出尋,發現了一串腳印直奔對面的外國鎮子。牛犇外逃驚動了全班全村。最后真相大白,牛犇為解決啞女新生嬰兒的吃奶問題,擅自決定越境換奶。這畢竟違反政策,犯了紀律。組織決定讓牛犇去團農場接受“補課”教育。作品構思奇巧曲折,懸念開頭,扣人心弦。語言夸張詼諧,妙趣橫生,并用優美的筆調生動如畫地描繪了雪國風光。作品獲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上一篇:龐守英《雨,沙沙沙》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羊子《雪地里打鳥》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