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宜君
傈傈族民間敘事長詩。流傳于云南西北部貢山、福貢、碧江、維西、中甸、云龍等地傈傈族地區。周忠樞翻譯整理,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單行本。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傈傈族長詩《逃婚調·重逢調·生產調》,收了這部作品;又被收入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國民間長詩選》(一)之中。這首長詩描敘一對年輕的戀人發誓要永遠生活在一起,但因男友交不起五頭黃牛、三頭水牛的聘金,只好外出幫工。十年后,當他轉回家鄉時,他所心愛的姑娘早被父母以五頭黃牛、三件土藍布衣的代價嫁給了一個窮苦獵人。婚后,獵人因還不起債務,常拿妻子出氣。后來,這對舊時戀人重逢,互相傾吐了十年的離愁別恨,但因無力償還聘金,打不起官司,最終只得灑淚而別。長詩控訴了“婚以牛聘”的封建買賣婚姻制度的罪惡,把深沉熾熱的感情貫注在對生活的敘述之中,熔抒情與敘事于一爐。語言質樸,基調悲涼,如泣如訴,哀婉動人。
上一篇:儀平策《重逢》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張艷華《野人》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