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宜君
兒童科學詩。作者高士其。寫于195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1951年出版。后又收入作者詩選集《科學詩》(作家出版社1959年9月第1版)。詩作形象而又生動、通俗而又科學地向孩子們講述了土壤不斷運動、變化、更新、發展的過程,介紹了土壤的構成、特性、功能以及它與一切植物、礦物、微生物、地球、水、太陽等的關系,特別是和人類的關系。詩作采取擬人化的藝術手法,運用一系列適合兒童理解水平的比喻,來解釋土壤的有關知識。作品首先把土壤稱為我們的“媽媽”,“是地球工廠的女工,在大自然的計劃中,她擔負著幾門重要的工作,”如經營各種礦物,養育各種植物,保護各種動物,培養各種微生物等等。接著,向孩子們講述土壤與地球、人類的關系:“我們的土壤媽媽,像地球的肺,會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和阿摩尼亞;她又像地球的胃,能消化地球上所有的腐物;她還像地球的肝,能分解毒質,淘汰病毒,使傳染病停止蔓延……”離開了她,地球不會存在,人類自然更不會存在。最后,作品還激勵孩子們,將來從事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事業,把沙漠變成綠洲,從荒蕪走向繁榮,讓“我們的土壤媽媽,更進一步展開她的工作”。這首詩把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在把土壤“人格化”的藝術表現中,既注意事物特性描述的科學性,又充分顧及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和理解能力。語言優美,構思巧妙,表達通俗、淺顯、明白,深受孩子們喜愛。曾榮獲1949年——1953年全國兒童文學創作評獎一等獎。
上一篇:周魯俠《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張達《我叫威爾遜》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