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嵐
抒情詩。作者曾卓。發表于《詩刊》1979年9月號。在動蕩的年代里,不正常的社會生活,曾將一批真正有才干、有膽識、關心民族和人民的人置于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尤其是知識分子,被拋棄到社會生活的最邊緣,猶如懸崖邊一棵孤單的樹,在巖石的夾縫中生存,經受著風雨雷電的侵襲,隨時有山崩石垮、葬身深淵的危險。《懸崖邊的樹》這首詩正是特定年代知識分子不利處境的真實寫照。詩人感受到被社會拋棄,脫離社會活動的孤獨和寂寞。社會拋棄了個人,這是社會政治的迷誤而造成的,而作為社會良知的存在,知識分子沒有自暴自棄,他們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他遠遠地關注著時代的變化,聆聽著時代脈搏的跳動:“它傾聽遠處森林的喧嘩/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自尊自愛,即使“孤獨”而“寂寞”,也要傲然而“倔強”地“站在那里”。在沒有人權觀念的年代,被政治所排擠的詩人,不可能直接抒發自己的怨憤之情,因而詩歌采用了象征手法。如“奇異的風”象征著災難性的政治運動,“懸巖”象征著險惡的生活環境,等等。正是這種象征手法的運用,使讀者從詩人冷靜、平淡的描繪之中,感受到隱藏在具體形象背后強大的社會批判力量。這首詩詩節簡短勻稱,詩句流暢。而“它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更給人以想象的余地。
上一篇:劉圣宇《悠悠寸草心》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姜嵐《悼念一棵楓樹》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