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郎偉
長篇小說。作者凌力。小說原載《長篇小說》1985年第9、 10期,后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單行本(1987年8月第1版)。這是一部描繪清朝入關后第一代皇帝順治的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順治十年,大清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剛滿十六歲,名副其實的一名少年天子。這時,清軍入關已經十年,除去南明永歷王據有西南一隅、鄭成功尚在東南海上抗爭,十分天下,八分已歸大清。殘酷的戰亂與征伐越來越顯得弊多利少,早熟的福臨雄心勃勃,決心盡早結束流血與動亂,替大清王朝開辟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然而,福臨的反黷武政策及倡導的向漢文化學習的積極主張卻受到朝廷內部滿洲王公大臣們的阻撓與反對,福臨迫于皇親國戚們的強大壓力,只好暫時隱忍,但變革舊制之心未死。不久,發生了一件大事。永平府馬蘭村村民喬梓年因為土地為皇親圈占,投訴無門,鋌而走險,潛入紫禁城自刃于午門之前。此事震動朝野,九卿科道會議立即召開。從來的九卿科道會議,漢族大臣無不唯滿洲大臣的馬首是瞻,這一次卻一反常態,二十九名漢官竟敢另立一議,與滿臣意見相左。這一舉動,引起滿洲大臣、諸議政王的強烈憤慨。福臨迫于輔佐自己多年的叔父鄭親王濟爾哈朗和母親莊太后的壓力,忍痛下旨,處死議臣陳名夏,其它漢官也各受到嚴厲懲罰。這一事件使福臨懂得:他的面前正橫亙著一座似乎難以逾越的大山。順治十一年六月,福臨二次大婚。就在成婚的當天,福臨在宮中花園之內遇見了自己的幼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的福晉烏云珠。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相遇,福臨目迷神醉,不能自己。時隔不久,福臨封皇十一子為和碩襄親王。由此開始,皇帝突然對自己的幼弟格外寵愛,不時在宮中召見博穆博果爾夫婦。莊太后將兒子的一切看在眼里,她已從福臨那異常明亮的眼睛里看懂了一切。她暫時還不想出面干涉。而這位少年天子卻一發而不可收,躁動于心中的情欲如運行的地火。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福臨輕輕抱起了嬌小的烏云珠,大步走進養心殿后院深處。莊太后聞訊大怒,傳下諭旨:今后皇親宮眷沒有她的特許,一概不許進宮。這道諭旨成為隔開福臨與烏云珠的人間天河。福臨失魂落魄,寢食難安。此后幾日,大清皇帝突然變成一個十足的縱欲狂,后宮佳麗莫不大驚失色。到了六月底,福臨終于病倒。莊太后權衡利弊,當夜便將烏云珠偷偷送進了養心殿。兩天后,福臨召見皇十一弟,告訴自己的弟弟他打算迎娶烏云珠。博穆博果爾聽罷,猶如頭頂炸了一個悶雷。第二天,襄親王懸梁自盡。一個月后,烏云珠被冊封為皇貴妃。烏云珠的父親雖是滿洲貴族,母親卻是一位江南世家的女兒。對于一向視自己為天之驕子的滿洲貴族來說,烏云珠這個有著漢人血統的“南蠻子”居然一步登天,變成了貴妃,并受到皇上的寵受,這實在是一件令他們憤恨不已的事情。王公大臣們在等待著反擊的機會。這一年九月,朝廷舉辦的科舉考試剛一發榜,京城內外便人情大嘩,物議沸騰。落難的秀才紛紛指罵考官行賄通賄。福臨看到報上來的奏本,龍顏大怒,令內大臣蘇克薩哈、鰲拜嚴查此事。結果,考試官李振鄴、張我樸等七人因貪贓枉法而被斬。隨后,法網越張越大,落網的漢官越來越多。明眼人看出,科場案已發展成為滿洲親貴對于朝廷內部漢族官僚集團的瘋狂報復。一時間,朝中漢官人人自危,噤若寒蟬。福臨很快察覺了這場別有用心的反攻倒算,在親自撫慰了一班漢臣之后,他于順治十四年冬天發布了一道道諭旨,重申停止圈地,允許各地督、撫可以逮捕旗下奸宄橫行之人,并批下吏部奏本,要求選拔確有學問才能的人進部院各衙門,替下一批顢頇無能之輩。福臨邁出的這一步,再一次使滿洲貴族大臣們心驚膽戰,他們已經感到了既得利益正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烏云珠日益得寵,她所生下的皇四子極有可能被立為太子。皇三子的生母康妃與另一妃子密謀,利用皇三子出痘疹的機會,使皇四子染上天花,不治而亡。福臨卻并未意識到皇四子的死是一個信號。他沉醉于《資治通鑒》之類的史書,決定仿效明制,撤祖宗立下的議政制度,改內三院為內閣。然而,幾乎所有的滿洲重臣都加以反對。福臨沒有想到他的為著大清長遠利益所設計的變法措施會遭到如此強烈的阻撓。他憤怒至極。位高權重的簡親王濟度決定發動政變,徹底阻止福臨的變法進程。政變未遂,濟度畏罪自殺。福臨絲毫未覺勝利者的欣喜,他心灰意懶,并萌生了遁入空門的念頭。不久,烏云珠病逝,福臨萬念俱灰,果然剃度出家。朝中一片驚惶。次年正月,蓄發還朝不到三個月的福臨染天花而亡。那一年,他才二十四歲。《少年天子》以順治皇帝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作為情節主線,兼寫滿漢官僚的爭斗,后宮嬪妃的爭寵。作者一改一般的歷史小說史實堆砌,人物形象蒼白的弱點,富于深度地塑造了福臨、莊太后、烏云珠等內蘊豐厚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對福臨與烏云珠的“兒女情”的描寫,作者不落窠臼,自出機杼,顯示了相當深厚的美學功力。整部作品寫來優柔從容,搖曳多姿,是近年歷史小說創作中的佼佼者。
上一篇:王功亮《小鳥,你飛向何方》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石高來《少數民族散文選》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