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點撥·用眼睛開掘有境的故事名言大全
技法解說
畫有境才有文,文有意才稱詩。無境之文,空洞無味。就像我們旅游一樣,總渴望獲得這樣一條游覽路線:首先它是新穎的,不是我們走慣了的舊路,不會使人感覺厭倦;其次它是便捷的,盡管它曲折或艱難,然而曲折中有佳境,艱難中有趣味,不論道長道短,都不是白花力氣的冤枉路;再者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順勢而成的,當我們沿著它信步而行的時候,便會有一種輕松自然,無拘無束的適意感。
看看那些優秀的文章吧,哪一篇不是思想厚重,富含哲理?好文章應該有啟迪意義,所以有的文章干脆用單獨的段落來點示其蘊涵的哲理。如一篇名為《友誼的故事》的文章,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餓獅在撲向與之角斗的囚徒羅萊斯的一剎那,突然停止了進攻,用溫熱的舌頭舔舔瑟瑟發抖的羅萊斯。原因很簡單,在這頭獅子受傷時,羅萊斯曾精心地救治了它,從而建立了人獸間無言的友誼。令人擊節贊嘆的是,小作者講完故事后,僅用一句話點示主旨,卻精警有力,耐人尋味。這句話就是:“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他就應該在平時播種友誼。”格言式的語句,簡單明了,啟迪人心。讓人想象到,困厄時得到的援助,就是采擷的友誼的鮮花,收獲的友誼的果實。
生活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時時刻刻都會給我們以啟迪。深刻的情感是受過長久的理智的熏陶的,是由深谷底潛流中一滴滴滲透出來的。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內涵豐富的哲理故事,關鍵是我們如何將它們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如何將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見解,透露于文字之中,既浸潤著甘醇的情感,又閃爍著清澈的理智。
親情美文,智慧美文,哲理美文,警世美文,純情美文,諷刺美文,生活美文……無一不給我們的心靈帶來強烈的震撼。作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對人生的詮釋與解讀;而哲理——宇宙和人生的基本原理,常常包蘊在世間萬象中,等著你去發現、去感悟。能從世間萬象中悟出哲理,也就悟出了人生的真諦。當然,因為感悟,你的認識產生了飛躍,你的思想也隨之得到升華,形諸文字,你自能高屋建瓴,高人一籌。
要言之,你能從故事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人生哲理,你的文章也就具有了穿透力,你也就把握住了作文成功的契機。
然而故事中的哲理并非懸掛在低枝的碩果,暴露于地面的巖石,漂浮于水中的殘花。它需要深入思索,認真探究。哲理只青睞對生活充滿激情的人,只鐘情勤于思考的人。從一些看似平凡的蘊含著豐富人生哲理的故事中挖掘出灼灼意蘊,不斷地把感受美迅速升華為思想美,何愁寫不出令人拍案叫絕的佳作!
留心你身邊的故事和你看到的故事,如果你有新的發現和收獲,請一定把它寫下來,最好寫進你的作文里去。
輕輕地開啟故事城的七彩大門,你思維的天空便會出現萬道霞光。
例文評析
莫高窟之魂
重慶考生
(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千里河西,無際大漠真讓人嘆為觀止。但更令我心馳神往的不是鳴沙山腳下沙子嗚嗚的鳴響,也不是月牙泉汩汩的水聲,而是那由古棧道曲折相連的大石窟,洞窟的四壁全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端莊的佛影,飄舞靈動的飛天……莊嚴、神秘。
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
莫高窟是全世界佛教、建筑、壁畫、彩塑之頂峰。我不信佛,也不是建筑愛好者,對藝術也僅一知半解,來參觀莫高窟,實屬“看熱鬧”,誰曾想到,半天下來,內心卻被深深地震撼了。
曾幾何時,年幼無知,天真地以為凡是泥捏的、木雕的或紙畫的菩薩,俱是迷信,整天大聲嚷嚷著一支諷刺菩薩的順口溜:“一個菩薩,兩眼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谷不分,六親不認,七竅不通,八面漏風,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也因而對佛嗤之以鼻。今天,真正置身于其中,才明白,那不是迷信,而是信仰,迷信和信仰不同。而此刻,我卻迷惑了,想起那道亙古恒新的題目——人活著究竟為了什么?生命的意義何在?學業進步?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抑或……
(二)
那個晴朗的早晨,我們一行踏上一座小橋,穿過一片郁郁蔥蔥的白楊林,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步入莫高窟。朱柱綠瓦的山門正中,“莫高窟”三個藍底紅色的大字,仿佛凝聚了一份久違的神秘,讓人迫不及待。山門后面是低矮卻陡峭的山坡,坡面錯落有致地布滿洞窟、飛檐、扶廊、壁柱。最高有九層,左右望不到盡頭。我懷著好奇、激動的心情走進洞窟,從那一刻開始,震驚油然而生。置身于洞窟中,那神態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薩,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嫵媚多姿、凌空翱翔的飛天,那五彩繽紛的鮮花紛紛揚揚,那不奏自鳴的樂器似乎演奏著仙曲……你仿佛進入了夢幻天堂。你整個的身心也隨著眼前的一切飛舞飄旋,你也因此忘卻了自己的存在,忘卻了功名,忘卻了爾虞我詐……
(三)
信步來到“舍身飼虎山”,聆聽那個遠古的故事……
有一個善良的國王,他有兩個兒子。一天,兄弟倆結伴在山中游玩,不知不覺走了很遠。行至一山坳,他們遇見了一只奄奄一息的母虎和七只可憐的小虎。兩個王子想盡各種辦法為它們尋找食物,卻都無濟于事。兩人便不約而同地決定用自己的青春之軀挽救母子八虎。他們以抓鬮決定誰去,最后,幸運降臨在小王子身上。小王子脫下衣服,整齊地放在一塊白巖石上,走向虎口,閉上雙眼。大王子眼含熱淚,面向他方。可虎不吃活人,小王子便自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母子八虎。
國王、王后聞訊后,立即率群臣直奔山中,舉國百姓緊隨其后。到了小王子殉身之地,一切都銷聲匿跡了,只有小王子的衣服在白巖石上安然無恙。群臣和百姓心有靈犀,立即一起搬來石頭,很快建起一座石塔,國王在上題字“舍身飼虎山”。
這個故事對我的震撼是爆炸性的,恍惚間,我似乎有些明白,我從此知道佛在,我之佛,非佛教之佛,亦非任何宗教信仰之學說。
(四)
瀏覽莫高窟至今已有幾年了,但它的影子在我腦海中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的流水卻永遠按它固有的節奏不停運轉。但那道亙古恒新的題目——人活著究竟為了什么?生命的意義何在?我卻逐漸找到了答案。不是功名、不是利祿,而是忘我,是愛,保住人之初的真誠與善良,忘我地愛世間的一切生靈,在生活中練就聰慧與執著,這就是生命的真諦。即使達不到目標或有所偏差,只要真心向佛,終將無怨無悔。
點評:
一次特殊的莫高窟之旅,就是作者的一次心靈之旅。作者對佛的理解,對壁畫人物的好奇,對“舍身飼虎山”遠古的故事的震撼,對莫高窟之魂的徹悟,最終找到了答案:生命的意義,“不是功名、不是利祿,而是忘我,是愛,保住人之初的真誠與善良,忘我地愛世間的一切生靈,在生活中練就聰慧與執著”。
此文厚重,見解深刻獨特。語言優美,句式整齊,形式新穎。
尊重生命
重慶考生
也許沒有人會喜歡老鼠、蚊子之類的動物或昆蟲,不僅因為它們外表丑陋,更因為很早很早以前它們就被人類認定是有害的。我以前也很討厭它們,可是,自從讀了一篇文章后,我對這些所謂的有害動物或昆蟲的看法就改變了。
那篇文章叫《向生命鞠躬》,主要內容是:作者帶著他兩歲半的兒子在初冬時節去爬山,無意中發現了也許是山上最后的一只螞蚱,于是,作者捉住了它,并用傳統的方法把它穿了起來——用一根草莖從螞蚱的后頸穿過。兒子對父親說的“這是害蟲”的含義并不明白,他接過穿著螞蚱的草莖,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螞蚱用盡全力,一點一點地退出了草莖,獲得了自由。螞蚱的頑強使作者和兒子都驚呆了,兒子阻止父親去捉螞蚱,但是,作者卻低下頭,向一只螞蚱,一個生命,一個頑強的生命鞠了一躬。
讀完后,我被螞蚱的行為深深地震撼了,同時也為人類的做法陷入了深思。那只螞蚱用盡最后一點兒力量掙脫束縛,獲得了自由。螞蚱是弱小的,但它依然頑強地向人類——比它強大無數倍的高級動物反抗,因為生命所賦予它的最后一點兒力量,就是讓它掙脫束縛,獲得自由!生命無所謂高貴與卑微,每一種生物都只有一次生命,死了一只白天鵝和死了一只小麻雀,從生命意義上講沒有什么區別,有的只是人類對它們看法的不同。
其實,萬物本沒有益害之分。那些“害蟲”,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去生活,它們沒有威脅過任何人——至少不是有意的。是人類——一種自以為很聰明的動物,自始至終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去評判別的生物。對人類有益的,便被大加贊美,加以保護;一旦人類認為哪種生物對自己的利益造成了危害,那么,這種生物便成了有害的,被人類無情地殺戮。但是,人類有沒有想過,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隨意地扼殺另一種生物的生命。人們在穿螞蚱時是否想過,螞蚱也會感到疼,它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也許有些人會對我的看法不屑一顧,但是,我卻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尊重生命。作為一個享受生命的人,我不禁也要向這只備受摧殘而頑強地爭取生命的小小生靈致以崇高的敬意。
點評:
在《尊重生命》一文中,作者用獨特的視角詮釋了生命的內涵。故事的引用無疑是這篇文章最大的亮點。其實,動物和人類一樣,都只有一次生命,它們也有生存的權利。而我們人類似乎過于殘忍,有時會隨意地扼殺另一種生物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與自然界的動物和諧相處也許是這篇文章給予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是作者真實的感觸、哲理的思辨讓我們知道:生命是神圣的,我們首先應從理性的高度去認識生命的意義,從而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向生命敬禮,為生命喝彩!
文題演練
題目(一)痛并快樂著
寫作要求:
①寫一篇記事的記敘文。
②敘事中能蘊含一種哲理。
③字數不少于600字。
寫作提示:
①題目中的“痛”,可解為痛苦、艱難、艱辛等,“苦寒”般的“痛”,孕育的是“快樂”,即是收獲。收獲當然是多種多樣的,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質的。
②可寫“痛”中之“快樂”,或先“痛”而后“快樂”。寫“痛”的目的,在于寫“快樂”。
題目(二)我的視線
寫作要求:
①寫成敘事的記敘文。
②字數不少于600字。
③通過敘事要表明一定的道理。
寫作提示:
①題目中“我”,要求寫作者以“我”的視角來觀察社會,認識人生,獲得個性化的認識,并能啟迪讀者。
②敘事是“畫龍”,是文章的主體,是為了表達“我”的獨到的認識,即點睛。
佳作展示
痛并快樂著
太原考生
人生難免經受痛苦,也許只有在痛的砥礪后,才會品嘗到超然的快樂。
——題記
東非大裂谷的一支,山高、水急。四處散發著高原的氣息,這氣息是流云被烈日投射在大地上浮動的光影,這氣息是湍急的奔流撞擊峭壁散落的千堆雪浪,這氣息更是到處孕育的生機,是那些給世界增添無限希望的活力。
一聲清脆的鳴叫,打破了午間高原的靜謐。尋聲望去,只見峭拔的巖壁上,偌大的巢穴里有只小鷹剛剛降臨,一團水淋淋的、稚嫩的腦袋還不忘在破殼的第一時間倨傲地搖晃。母鷹舒展開龐大的羽翼從遠處飛來,輕盈地棲止在巢邊,小鷹從母親口中銜過第一口香甜的美味,眼中有點點幸福流露。就這樣,小鷹在母親朝朝暮暮的關懷下,很快就成長為擁有黑色羽毛、鋒利雙爪的大鷹了。
這天,鷹子獨守巢穴。當它望見遠處蒼穹中幾只雄鷹飛翔盤旋的身影,它的心中猛然升騰起一股沖動,它想飛,它想擁有自己的天地!于是,鷹子悄步踱到巢邊,四顧,只見高遠的藍天,峻峭的山巖,蔥蘢的樹叢,飛漱的瀑簾……它對這一切是多么的向往!張開羽翼,它剛要邁出追夢的腳步,卻猛地止步了。它怯生生地望著腳下萬丈的深淵,幽深的溝澗,它躑躅,它退卻,因為它雖然渴望飛翔,但它更害怕死亡。遙望對面山頂一棵無助的野草,它仿佛也讀到了相同的命運。
就在這時,只聽頭頂一聲長鳴,鷹子未及舉頭,便被猛地推下巢穴。伴隨著一道悲慘的哀鳴,鷹子劃過一道小小的弧便陡然下墜。它的心頓然迷茫,仿佛已經聽到死神的召喚。當距離變得模糊,當即將沖破生死的界限,本能地,它用盡全身的精力,抖動起翅膀。就在那一瞬,羽尖在水面勾起一串珍珠,鷹子飛起來了!然而,一切出乎意料,當它回到原來的地方,看見的卻是平日里相濡以沫的母親!
它痛苦,它不能理解母親的“狠心”的一擊。然而,當它體會了飛翔的快樂,才真正明白,原來沒有生死一線痛苦的考驗,就不會有如今搏擊長空的快感。沒有砥礪,也就沒有騰飛!
當雄鷹展翅飛翔的那一刻,我也懂得了,其實人生就是一句話——痛并快樂著。
珍惜所擁有的頻道
安徽考生
家是一臺電視機,一臺彩色電視機,一臺血濃于水的電視機……咦!節目開播了,Let'sgo!
頻道一:黃金劇場
《幸福之家》: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快樂的生活。這集正是女孩的生日,什么洋娃娃,連衣裙,“喜之郎”……全在女孩的懷里抱著,她幸福地笑著,濃密的睫毛下流露著無與倫比的快樂。媽媽的擁抱,爸爸的勉勵,都像是溫柔的羽毛,秘密躺在女孩的心床上。吹蠟燭時,她輕輕地許下一個重如泰山的愿望:真主安拉,愿你保佑我們家永遠祥和,爸爸媽媽永遠愛我!
頻道二:午夜劇場
《懸崖上的家》:在零點淚漣漣地演繹著,這集正放著,母親憔悴而低聲啜泣著胡亂地收拾行李,門外的客廳里黃黃舊舊的小壁燈,幽幽地泛著點光,光下便是水晶透亮的玻璃渣,不不,那碎極了的,是跪在地上拾碴兒的女兒眼眶里的淚珠兒。一旁最昏暗的角落里坐著父親,他手里的《離婚協議書》在抖……
“媽,媽——不要走……”女兒淚眼朦朧地看見了手提行李的母親,便嘶聲向母親撲去,“媽,媽,別走,別走……你別不要我啊!媽,媽,媽——”女兒一個箭步跪在父親面前,抬起驚愕而又充滿期望的眼睛慌忙說道:“爸爸,你快把媽留下來,快點把媽留下來……”
話還沒說完,房門重重地關上了,女兒也戛然而止,哽咽著,愣在那里……
片尾歌響起:“怎么隱藏我的悲傷,失去你的地方,你的發香散的匆忙……”
頻道三:童話劇場
《緣散緣聚》:大結局真是其樂融融,一個即將支離破碎的親情之家又一次踏上了家的柏油馬路。一家人正“眉目傳情”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接著“哈哈”地撲哧大笑起來。哦?原來,他們正在粉墻呢!他們要讓這來之不易的家的第二代更閃閃爍,更美佳佳……
頻道四:未來劇場
《我愛我家續》:正在拍攝過程中,本劇場將緊隨第一時間,向您報道拍攝現場的花絮,讓您的生活也天天新鮮。
這樣的頻道在你的“電視機”中有嗎?如果有的話,那一定要珍惜它們,不要隨意調臺了,因為它們是家的“寫真集”,是家的“復原圖”,是家的“劇本”。就像我一樣,我會將這愛進行到底,不會讓考場外的父母失望的,要讓這剛接受加冕的家再錦上添花!
上一篇:《技巧點撥·交代清楚記敘要素》記事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技巧點撥·順敘法》記事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