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聽說過“豬八戒照鏡子”這個故事吧!
故事中說道: 豬八戒聽說自己很丑,于是想看一看自己到底有多丑。可是當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相貌時,左看不像人,右看也不像人,一怒之下,砸毀了鏡子。說到這里,眾人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豬八戒愛慕虛榮,怕丑,也有人指責豬八戒砸鏡子這一野蠻行為……而我在這里,卻要贊揚豬八戒敢于照鏡子這一點勇氣。明知自己丑,還要看看自己丑在哪里,怎樣個丑法,比起那些不敢面對鏡子的人,總算進步得多。
一個人,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也需要“照鏡子”,通過“照鏡子”來發現各自的缺點和短處。當然,這面“鏡子”不是指實實在在的生活鏡片,而是指一切先進的因素。“照鏡子”,就是與一切先進的因素對照比較,從中找到自己的落后點。
我們在學習上,是需要“照鏡子”的。考試正是照鏡子的一種手段。通過考試,我們才能發現自己在知識上的不足和缺陷,才好及時的查補缺漏。有的同學怕考試,不愿考試,實際上是諱疾忌醫的表現。如果我們只是學,而不進行任何考試,那么我們就會處于昏昏然的狀態之中,甚至盲目的自我陶醉。
一代偉人毛澤東曾說過:“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黨內之所以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就是為了“照鏡子”。通過照這面“鏡子”才能隨時看到黨內的不良思想和作風,才好加以糾正,鏟除一切不利于人民,不利于黨的思想和作風,使黨的工作能更進一步順利地開展。
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是需要“照鏡子”的。它們照的是一面大的無形的“鏡子”,那就是國際交往。通過國際交往,各國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揚長避短,加快社會發展的步伐。如果一個國家閉關自守,那么它必定會成為井底之蛙,終有一天,會被滅亡。這也正是近年來,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是離不開“照鏡子”的。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又不是那么容易的,這正需要發揚豬八戒敢于照鏡子的那股勇氣,敢于發現自己的缺點,還要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并改正它。
“照鏡子”是每個人不斷完善自己的客觀需要,也是關系我們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更是我們事業必將取得勝利的保證。因此,我喜歡“照鏡子”,同時,也希望那些自我陶醉的人們多“照一照鏡子”。
(張大維)
【評點】
本文就一個民間故事談啟示。這類談啟示的文章,契入的角度很重要。作者從丑陋的豬八戒敢于照鏡子的角度契入,論述一個人、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需要“照鏡子”,需要與一切先進因素比照,從中找到自己的落后點。
作者層次清晰地從個人、組織、國家三個方面作論述。個人需要照鏡子,以學生學習考試為例,把考試比作照鏡子,有特色;組織需要照鏡子,引用毛澤東的名言,以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例;國家需要照鏡子,以對外開放為例。
最后歸總,強調需要照鏡子,照鏡子是事業勝利的保證。
上一篇:《“平凡”與“偉大”》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從學寫字開始》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