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布被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平津侯列傳》:“ (公孫)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弘為布被,食不重肉?!薄?(弘) 食一肉脫粟之飯。故人所善賓客,仰衣食,弘奉祿皆以給之,家無所余?!薄稘h書·公孫弘傳》亦載,文大略同。
【今譯】 漢武帝時丞相平津侯公孫弘,認為做臣子的毛病在于不節儉,公孫弘自己蓋布被子,吃飯只有一個肉菜,飯是僅脫去皮的小米飯,用自己的俸祿供給賓客,家中沒有積蓄。參見〖公孫開閣〗。
【釋義】后以此典稱揚官吏生活儉樸,嚴于律己。
【典形】 布被、餐脫粟、公孫布被、平津肉、孫弘被。
【示例】
〔布被〕 宋·陸游《初寒》:“公孫分布被,范叔共綈袍?!?/p>
〔餐脫粟〕 宋·蘇軾《和陶飲酒》之二十:“未暇餐脫粟,苦心學平津?!?/p>
〔公孫布被〕 宋·蘇轍《和柳子玉紙帳》:“京兆牛衣聊可籍,公孫布被旋須縫。”
〔平津肉〕 宋·王安石《招約之職方》:“雖無北海酒,乃有平津肉?!?/p>
〔孫弘被〕 明·陳子龍《贈錢牧齋少宗伯》:“獨指孫弘被,仍污庾亮塵?!?
上一篇:停餐訓子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冀北群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