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百花園”里,有許多美麗的“花”,特別是16歲的花季中,那“花”開得特別艷麗。朵朵“花”兒,帶著一分喜悅,一分真誠。然而在這“花園”里,最使我難忘的卻是那朵已經“凋謝”的“花”。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王曉峰。我們倆的性格和愛好有許多相似之處,加上我們又形影不離,所以老師也就稱我們“兄弟倆”了。我比他大三個月,按理說我是他“哥”,可恰恰相反,他經常讓著我,儼然是我“哥”。然而一段不愉快的經歷,使我永遠失去了那分真誠的友誼,讓我后悔至今。
話,從兩年前說起。
一個雨天,他撐著傘來到我家,雨水打濕了他的頭發和衣服。他從懷里掏出一本精致的筆記本放在我手里,輕輕的說了一句:“我家要搬了,再見!”沒等我回過神來,他便沖出了我家。等我追出去,他的背影已消失在雨中。
我呆呆地站立著,雨水、淚水摻合著深深的悔意,我似乎回到了以前……
他很善良,人品也很好。不過,他生活在一個不和睦的家庭。我沒有看不起他,依然和他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他幫助我,我也幫助他,我們就這樣相處著。
一次,一位同學神秘兮兮地問:“你怎么還和王曉峰一起玩呢?”
“怎么了?”我不解地問。
“他父母離婚了!”
“那又怎樣!”我不客氣地回敬了一句。
可是時間一多,我便發覺大家似乎有意疏遠我,常常背后對我指指點點,我意識到事情的復雜性。漸漸地,我有點顧忌和王曉峰在一起了。
終于有一天,我硬著頭皮當著他和大家的面宣布跟他“絕交”,他聽到后,呆呆地,眼眶紅了。
此后的每一天,我為了保全我那莫名其妙的“面子”,始終沒搭理過他。他也沒有主動和我說過話,不知是因為恨我,還是不想難為我。
幾個星期后,他的同村人說他要搬到別處去了,因為家庭的原因。大家聽后,都似乎很高興,我也跟著傻樂。
“王曉峰,你要脫離苦海啰!”不知誰怪聲怪氣地冒出這么一句,大家一陣哄笑。“其實我真的很舍不得離開大家……”他怯怯地說。
又一陣哄笑,不過那次我沒有笑。
……
一陣涼意打斷了我的回憶,我手里緊攥的筆記本一下子變得那么的沉重,這哪是一本筆記本,分明是一分沉甸甸的純摯之情,我強烈地感覺到我對我手中的情誼是那么的不堪負載。
這朵“花兒”雖然已經“凋謝”,但我依然把它保存在我的“百花園”里,它猶如一座警鐘,時時震顫我的心靈,使我后悔,催我成熟。
(蔡磊)
【評點】
本文涉及到如何正確對待父母離異的同學的問題,從“叫我好后悔”,“催我成熟”中,作者表明: 對父母離異的同學,應給予更多的同情和關懷,而不應歧視、冷落。
倒敘回憶部分寫得有特色。一是寫出了王曉峰的“境界”,的確人品很好,同學冷落他,嗤笑他,他卻仍舍不得離開大家;二是寫出了那種神秘兮兮、背后指指點點的惡作劇。
上一篇:《那件事使我真煩惱》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我心目中的“醫生”》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