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崎嶇,細長細長的,悠悠地通往貧瘠大山的深處。又來了! 我背著鼓鼓的背包,沿著彎彎的山路往上攀,心中郁郁的,涌起辛酸。闊別了一年半的大山,還有,那大山里的書魂!
無法忘記,那些席地而坐的孩子熱切而渴求的眼神;無法忘記,葉老師眼角閃爍的淚花;無法忘記,石灰漿抹的殘墻上模糊的數學公式與唯一的那套教科書……眼前涌起一片濕霧,訴說我的感動。
到了。山頂,草木依舊。一個扎羊角辮的小女孩從我身邊飛跑而過,朝氣勃勃! “嗨!”我叫住她。她停住腳,回過頭來,上下打量著我,突然笑了:“阿姐,是你嗎?”這笑容,多熟悉。“小紅!”小紅點點頭,過來拉住我的手。“小紅,咱們快去學校。”我往前走。“阿姐,那個學校早拆了。”“什么?”“現在我們的新學校在那邊。”小紅指著左側不遠處。果然,林木掩映中,一座雪白的教學樓,我迷惑了。“阿姐,走吧。”小紅拉著我向校園走去。
校門上寫有嶄新的“××小學”四個大字,跨進校門,宏偉的教學樓屹立在眼前。這是夢嗎?我揉揉眼。“葉老師!”小紅叫著一位迎面而來的中年婦女。“葉老師?”我呆了。“是你!”葉老師又驚又喜。“這是?”“這是祖國的希望工程幫助了我們啊!”葉老師一直在笑,笑得很滿足。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蓋起了漂亮的教學樓;希望工程讓貧困兒童背起了書包;希望工程拯救了大山里的書魂! 感動——我此刻唯一的心情。
大山的新貌,如此可愛,我摘下一朵粉紅的小茶花默默祝福: 讓大山像這山茶永開不敗!
離開大山,淡淡的茶花香依然縈繞……
(四川資陽市一考生)
【評點】
這是1997年四川省中考優秀答卷。這份答卷的優點有:一、選材、立意有新意。作者選取了“我離別大山一年半后重返大山居然找不著原來的學校”這一材料,反映大山的新貌,大山的變化,十分精當而典型,突出了希望工程給貧困山區帶來福音的這一有意義的主題;二、結構安排得當。全文以“我”回大山為線索,以回大山開頭,以離大山結束。進入大山,先插入一段往日學校概貌的回憶,與眼見的新校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新貌”;三、有真情實感,語言生動,抒情味濃。山路、校園的景物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等的描寫,以及議論的語言,都較恰當。
上一篇:《嬗變》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我和家鄉的黃泥》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