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里我們相約遠足,大家七嘴八舌之后,定下了到鄉下小鎮去探望孫叔叔去。二年前我們經常到他家去,當時他家很困難,唯一的兒子孫盼富因繳不起學費而輟學在家,是我們大伙捐錢捐物使他重新回到了教室。
當我們站在他家的門前時,我們都傻了眼: 當年的破爛相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青磚碧瓦,深深庭院。一溜排的豬舍里,悠閑地踱著方步的、甜美地曬著太陽的、樂滋滋地嚼著草根的、坐在那兒抓耳撓腮的全是豬。打谷場上有條不紊地排著一排蜂箱,場邊是大片黃橙橙的油菜地,蜂兒們沒辜負上蒼無償的恩賜和主人殷切的希望,正精神抖擻地來來往往,那嗡嗡嚶嚶的聲音簡直是世上最優美的樂章,直讓你甜到心里去。
最有代表性的是那一畝見方的甲魚池,孫叔叔在上面特別用心,池外邊是二米多高的防護磚圍墻,墻外是竹柵欄,它又充當了葡萄架,足見主人布局之匠心。因甲魚喜靜怕鬧,所以我們輕手輕腳地在池邊靜候著,它們不時冒出鼻孔換氣。
孫叔叔既是向導,又是講解員,講起來是頭頭是道,興趣濃時還伴以手舞足蹈。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那樣鮮味十足。什么槐蜜和菜花蜜的味不同啦、什么磚鱉瓦鱉的區別啦、什么沙子中孵小鱉啦……我們像是聽天書。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二年前的那老實巴交的莊稼漢轉眼變成專家了。當我們問及他為何有如此巨大變化時,他坦率地說:“‘窮則思變’嘛。我也是被逼上梁山的。我是70年代的高中生,對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很理解,目前形勢這樣好,政策這樣穩定,恰好,鄉黨委搞‘一幫一’結對子,秦書記和我結上了,他幫我出謀劃策,我是如魚得水。現今,我們村普遍搞起了許多行當,養殖大戶比比皆是,我是40多養殖戶的技術輔導員咧。我有信心帶好他們,我們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走上小康之路的。”如果說前天他像中年閏土那樣盲目而又麻木地茍延殘喘,昨天還像梁生寶那樣克勤克儉忙創業,那么今天,他已是用現代思維和知識加傳統的勤勞美德武裝起來的跨世紀農民。
我情不自禁地為孫叔叔拍下了一張照片,背景是他家的綜合養殖場。
告別了孫叔叔,我們來到街上。這兒街道寬闊了,整潔衛生了;車輛行人,井然有序。男女老幼,臉上都洋溢著溫馨的笑容。整個小鎮沐浴在一派祥和寧靜的氣氛里。
(劉義東)
【評點】
本文反映農村面貌的變化,面廣而較為深刻。
先交代“二年前”,作為下文的比照,突出變大之大。
接著略寫屋變、豬多、蜂鬧。繼而詳寫甲魚池。有點有面。這是寫農村物質面貌大變。
由向導、講解員過渡到寫人的精神面貌大變,由現象揭示實質。先寫現實: 老實巴交的莊稼漢變成養殖專家。繼而觸及內涵: 原是高中生,有基礎;思想開始解放,窮則思變;政策穩定;措施得力,鄉黨委搞“一幫一”;重視技術輔導。這些不僅揭示了變化的原因,而且使下文的回顧與展望,有據可依。最后,把鏡頭由一家之變推向小鎮之變。
上一篇:《寒夜中的燈光》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大山新貌》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