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下了好一段時間了,夜已經深了,黑暗籠罩著一切。寒風陣陣,馬路上的人少了,稀稀疏疏的幾盞路燈在濃濃的霧氣中也變得那么昏暗。走在回家路上的我,聽著自己的腳步聲,不由地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空虛,一絲凄涼……忽然,霧氣中隱隱有燈火在閃爍。剎那間,一種溫暖感油然而生。燈火越來越近,是一個小餛飩攤,一盞“嘶嘶……”燃燒著的土制電石燈噴著淡藍色的火焰,在風中搖曳著。攤邊的小桌旁坐了三五個人在吃餛飩。渾身冒著寒氣的我毫不猶豫地走向小桌:“一碗餛飩。”“來啰!”攤主的聲音大得驚人,嚇跑了我一身涼氣。
小城這樣的餛飩攤其實很多,往往是一副擔子挑著走: 一頭架子上放一只爐子,上面再坐上一只隔成兩格的鍋,一邊下餛飩,一邊用蝦皮做成湯汁(若講究些,放些肉骨頭更好);另一頭做成柜子,上面包餛飩,下面放碗盞。使用時抽出墻板,把兩端擱在擔子上,就是一副很好的案板。所用的原料也極簡單,搟得極薄極薄的餛飩皮,近乎透亮;剁得很碎很碎的肉餡,調成糊狀。
看攤主做餛飩是一種極好的享受,他一只手托一疊皮子,另一只手拿一根筷子在碗邊刮一點兒肉餡沾在皮子上,托皮子的手的大拇指隨即掀起一張,食指一按,大拇指再一捏,一松,一個餛飩便落在案板上了。據說,速度最快的每分鐘可包60只以上。將包好的餛飩取出一些,一股腦兒倒入盛著沸水的鍋里。一小會兒,用漏勺撈起倒入盛好底湯佐料的碗中。撒上辣椒粉,加上蔥花等調料后,很快就送到你的面前。
我特喜歡吃餛飩,不是因為它營養有多豐富,也不是因為它味道有多鮮美,難得的是那種情調和氛圍。在淡藍的、騰著霧氣的燈光中,你會感受到一種溫暖和寧靜,你會忘了沉沉的夜和寒冷,會有一種到家的感覺。
從攤主和吃客們閑談中,我得知他是停薪留職后,置起這個小攤的。白天準備,晚上出攤,到半夜一點多才收攤,為下夜班的工人、放晚學的學生服務,也為了自己的生活。
黑暗中,一盞朦朧的小電石燈,給下夜班的叔叔阿姨們、放晚學的同學帶來的是溫暖,也帶來了欣慰。我如此想,那么其他晚歸的人們,他們也一定會有這種感受吧! ——肯定是的!
我懷著寧靜的心,踏上回家的路,回過頭,還看到那點搖曳的燈光……
哦,小城的餛飩攤。
(毛敏)
【評點】
本文富有情趣地描述了小城的餛飩攤,是一幅純樸的風情畫。
開頭逼真地描寫小城的寒夜,反襯出小攤的燈光給人帶來溫暖。接著井然有序地寫餛飩攤的家當,是那么精巧,一擔就是一爿小吃店。繼而,傳神地描繪包餛飩的手藝。然后才寫到吃,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難得的是那種情調和氛圍”。作者著力渲染的正是家鄉那種溫暖寧靜的情調和氛圍。
上一篇:《家鄉變了》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嬗變》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