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似血,我順著中山路匆匆走著。前面不遠處,有一個瘦小、蒼老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 灰衣、灰帽、白發、駝背。我心中一震,是他,一定是他——我時常想念的秦老師。四年前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山水畫的畫風奠定于唐宋時期,例如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和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秦老師不時地往黑板上寫幾個字,他沙啞的聲音從前面傳了過來,“學山水畫,一定要把南北不同的畫派的風格相結合,”一陣咳嗽。只見秦老師用微微顫抖的雙手盡力用筆蘸墨往黑板上構畫,這對于他這個駝背的老人來說簡直是自討苦吃。隨著一陣清脆的下課鈴,教室里一下活躍起來。“下午美術小組活動。”又是一次催促。
說來也怪,我從小不愛美術,可卻有這么一點兒美術細胞,于是秦老師就憑著這個幾次三番勸我去參加興趣小組。可我偏坐不住,又怎會去受那份罪? 但又怕老師失望,只好找一些托辭。
一天下午,剛放學,秦老師就來找我,聽說他已等了我一節課了。也許正由于此,我便索興答應他參加興趣小組。秦老師驚喜地問我:“區里有個繪畫比賽,我們學校也想送一些作品去,你看呢?”我點了點頭。
第二天下午我便按約定時間去了繪畫室。秦老師已經在等我了,他見我來了,趕緊迎上來說:“咱們開始吧!”當我正準備磨墨的時候,秦老師卻攔住了我:“還是我來吧! 磨完墨畫畫,手容易發抖。”說著他從我手中接過了磨石。我順從地在一旁做寫生練習。不一會兒,秦老師便開始給我做起了示范。老師很認真,不顧手在發抖,硬是哆哆嗦嗦地畫著,這使我心里很難過。我知道僅僅磨墨是決不會這樣的。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到,我的老師的確老了。望著他滿頭的白發,一臉的皺紋,皮包骨頭的手臂,我感動極了,不由想起李義山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的視線模糊起來,我趕緊擦了擦眼,目光隨著他的筆上下起落……
自此,我愛上了繪畫。可是自我升入畢業班,學校就取消了我們的美術興趣小組。
剛上中學,我學的也是山水畫,我想秦老師一定會高興的。可是我們再沒有見面,聽說他退休了。
師恩難忘,我曾讓他費了多少心!
今天我遇到了他,喜出望外,趕忙追上去叫道:“秦老師!”他轉過頭來,用熟悉的目光看了看我,“放學啦!”“嗯!”我答道。
日暮里,兩個人并肩走著。一路上,我無從開口,秦老師卻不時打量著我。“哎,老了,什么都忘了,忘了!”他嘆息道。我心突的一沉,我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一位老師忘記了他的這個學生,可這個學生永遠不會忘記他。
(于姝敏)
【評點】
以途遇為契機,以崇敬的心情,憶寫了一位美術老師的形象。先回憶老師的上課,給人以鞠躬盡瘁的印象;接著寫“我”本無意參加興趣小組,老師幾次三番勸引,足見老師愛才和育才的執著;輔導一段,寫得最好,綜合運用語言、動作、肖像、細節、心理描寫,特別是磨墨的細節,很能表現老師的精神品質。結尾,揭示老師的本質特征。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是不圖回報的;而學生,是不應忘記師恩的。
上一篇:《難忘的一面》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柏老師的笑與淚》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