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制服敵人
晉朝名將陶侃,小時候爸爸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貧困,生活十分艱苦。長大以后,陶侃在縣城里當一個小官,后來經別人推薦,才能到城里當差。他非常機智,尤其擅長指揮部隊作戰,在演練的時候表現出色,名聲漸漸傳開了。
陶侃的名氣越來越大,后來荊州刺史劉弘看重他的才能,就任命他為江夏的太守,并派他前去討伐背叛朝廷的大將陳恢。這時有人悄悄對劉弘說,陳恢的哥哥陳敏和陶侃有交情,是同鄉,如果派陶侃去討伐陳恢,恐怕不行,萬一陶侃也叛變了,那么對朝廷的危害就更大了。陶侃為了表明立場,就讓自己的兒子和侄兒到劉弘那里去當人質。而劉弘對陶侃是非常信任的,不但沒有讓陶侃的兒子和侄兒來當人質,而且還將陶侃的官職往上升了,任命陶侃當了督護。這讓陶侃對劉弘非常的感激,更加盡心盡職地前去討伐陳恢,并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將陳恢的部隊打得落花流水,平定了叛亂。
這時,晉朝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的屯騎校尉郭默數次打敗后趙主石勒的軍隊,表現非常出色,石勒等人非常害怕郭默??删褪且驗檫@樣,這個郭默越來越蠻橫,認為他自己本事很大,誰也沒有放在眼里。后來為了給自己出一口氣,他竟然將同是朝廷官員的平南將軍劉胤給殺了。宰相王導不但不敢治他的罪,反而還給郭默升了官。陶侃知道這件事之后,他一方面給皇帝上書要求帶兵討伐郭默,一方面給宰相王導寫了信,要求他按照法律懲治郭默。在信中陶侃寫道:“現在郭默殺了州官,你就升他當州官,那么有一天他殺了宰相,是不是也應該讓他當宰相呢?”看了陶侃的信之后,王導深受觸動,于是收回了自己以前對郭默升職的決定,并派陶侃帶兵前去討伐郭默。
當郭默聽說陶侃親自帶兵前來討伐自己之后,心里十分著急,他打算帶著自己的人馬離開江州南下,離陶侃越遠越好。陶侃已經料到了郭默會逃跑,于是帶兵火速趕到了江州,在郭默還沒有來得及逃跑時就將江州城團團包圍了。被困在城里的郭默現在是進退兩難,帶兵頑抗吧,自己不是陶侃的對手,一旦被陶侃攻進城來,自己肯定是死路一條,打開城門投降吧,又怕朝廷將他抓住后治罪,也是死路一條,想來想去,郭默也想不出一個保命的好辦法。郭默的手下也知道陶侃的厲害,本來他們并不想背叛朝廷,于是幾名將領悄悄商量之后,趁郭默不注意的時候將他抓了起來,然后就開城投降了。
就這樣,陶侃未經血戰就平定了叛亂,而郭默也得到了他應有的下場。
上一篇:《吳孟舉遇仙》
下一篇:《善良的阿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