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可羅雀是什么意思
【典源】《藝文類聚》卷十一引 《鬻子》曰:“禹投一饋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門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禹當朝廷,門可以羅雀。”《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聞門; 及廢,門外可設羅雀。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今譯】 夏禹吃一次飯多次離坐,說:“我不擔心天下賢士滯留在各地,只擔心他們滯留在我門前。”因此,天下賢士都來報效夏禹。夏禹執政時,門前甚至可以張網捕雀。又漢代翟公當初任廷尉,賓客盈門。而當他被黜失勢之后,就門前冷落,以至可設羅網捕雀了。后來翟公官復原位,賓客又想前來投靠,翟公在門上寫了幾行大字:“生死關頭能看出交情的真假,貧富之別能看出交友的態度,貴賤之分能看出交情的深淺。”一般稱引翟公之事。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門前冷落,無人造訪; 也用以形容人情勢利,世態炎涼。
【典形】 高門喧燕雀、交態薄、羅雀、羅傷翟廷尉、門堪羅雀、門前可羅雀、去翟、雀羅、雀羅門、雀羅廷尉、設羅門、生死論交、書門、署門書、廷尉門、廷尉張羅、一貴一賤、翟公羅、翟公門、翟氏門、張羅、置雀羅、門閑多鳥雀、羅網門前有、閑門任張羅、有雀尚廷尉、翟公冷落、空門雀羅、羅雀閑門、羅雀門庭、羅雀門冷、窮巷張羅、閑門羅雀、無雀張羅、無雀可羅、翟氏悲、雀羅張、雀有羅、張羅門、交態存、不署門、門前雀。
【示例】
〔高門喧燕雀〕 唐·李商隱《過故府中武威公舊莊》:“日落高門喧燕雀,風飄大樹撼熊羆。”
〔交態〕 唐·高適《邯鄲少年行》:“君不見即今交態薄,黃金用盡還疏索。”
〔羅雀〕 宋·陸游《村居》:“不恨閑門可羅雀,本知窮巷自多泥。”
〔羅傷翟廷尉〕 唐·駱賓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灰死韓安國,羅傷翟廷尉。”
〔門堪羅雀〕 金·元好問《寄西溪相禪詩》:“門堪羅雀仍未害,釜欲生魚當奈何。”
〔門前可羅雀〕 宋·蘇軾《次韻答章傳道見贈》:“門前可羅雀,感子煩屢叩。”
〔去翟〕 唐·杜審言《贈崔融二十韻》:“雀羅爭去翟,鶴氅競尋王。”
〔雀羅門〕唐·劉禹錫《有感》:“昨宵鳳池客,今日雀羅門。”
〔雀羅廷尉〕 宋·蘇軾《喜王定國北歸第五橋》:“雀羅廷尉非當日,鳩杖先生愈少年。”
〔設羅門〕 宋·蘇軾《子由生日》:“遙知設羅門,獨掩懸馨室。”
〔生死論交〕 唐·杜甫《贈別何邕》:“生死論交地,何由見一人?”
〔書門〕 清·黃鷟來《喜晤張謙齋》:“書門不肯同廷尉,然諾仍還重季心。”
〔署門書〕 清·錢謙益《雀羅》:“物情君自見,莫學署門書。”
〔廷尉門〕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廷尉張羅〕 唐·劉禹錫《百舌吟》:“廷尉張羅自不關,潘郎挾彈無情損。”
〔一貴一賤〕 唐·駱賓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黃金銷鑠素絲變,一貴一賤交情見。”
〔翟公羅〕 唐·駱賓王《夏日游德州贈高四》:“凄斷韓王劍,生死翟公羅。”
〔翟公門〕 北周·王褒《長安有狹斜行》:“勢傾魏侯府,交盡翟公門。”
〔張羅〕 隋·李元操《鳴雁行》:“聽琴旋蔡子,張羅避翟公。”
〔置雀羅〕 宋·司馬光《閑居》:“故人通貴絕相過,門外真堪置雀羅。”
上一篇:長門買賦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防風后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