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螯拍浮是什么意思
【典源】《藝文類聚》卷四十八引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 (畢) 卓常謂人曰:‘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世說新語·任誕》:“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晉書·畢卓傳》:“卓嘗謂人曰:‘得酒滿數(shù)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矣。’”
【今譯】 晉代畢卓字茂世,性嗜酒,他對人說:“能夠得酒裝幾百斛船,四時美味放在船兩頭,右手拿酒杯,左手拿蟹螯,在酒池中拍浮,這一生也就可以打發(fā)了。”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縱酒放情,沉湎不問世事。
【典形】 把蟹、把蟹螯、畢君拍浮、畢卓杯、持螯、持螯手、持霜螯、浮拍池中、酒中浮、拍浮、身世酒杯中、霜螯持、蟹螯杯、一生長拍浮、憶蟹螯、右手杯、左持蟹螯、拍浮酒池、酒船香、蟹螯左手持、霜螯左手持、左手持蟹螯、一杯持兩螯、手持蟹螯。
【示例】
〔把蟹〕 宋·蘇軾《和周正孺》:“書空漸覺新詩健,把蟹行看樂事全。”
〔把蟹螯〕 唐·李白 《送當(dāng)涂趙少府趙長蘆》:“搖扇對酒樓,持袂把蟹螯。”
〔畢君拍浮〕 明·唐寅《進(jìn)酒歌》:“又不見畢君拍浮在酒池,蟹螯酒杯兩手持。”
〔畢卓杯〕 南朝陳·陳叔寶《獨(dú)酌謠》:“聊奏孫登曲,仍斟畢卓杯。”
〔持螯〕 清·高炳《九日登東城》:“我愿滿頭常插菊,天生左手為持螯。”
〔持螯手〕 宋·方岳《滿江紅·九日冶城樓》:“江欲釂,談天口。秋何負(fù),持螯手。”
〔持霜螯〕 宋·陸游《神山歌》:“有口惟可飲醇醪,有手惟可持霜螯。”
〔浮拍池中〕 清·繆慧遠(yuǎn)《有感》“蒼茫夢里詢蕉鹿,浮拍池中把酒螯。”
〔酒中浮〕 宋·陳與義《蒙知府寵示秋日郡圃》:“盡排物外事,拼作酒中浮。”
〔拍浮〕 宋·辛棄疾《漁家傲·湖州幕官作舫室》:“自有拍浮千斛釀,從教日日蒲桃漲。”
〔身世酒杯中〕 宋· 辛棄疾《浪淘沙·山寺夜作》:“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
〔霜螯持〕 清·黃景仁《上朱笥河先生》:“一身塊然百不宜,兩手只解霜螯持。”
〔蟹螯杯〕 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湯朝美司諫見和》:“未應(yīng)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
〔一生長拍浮〕 宋·蘇軾《莫笑銀杯小》:“萬斛船中著美酒,與君一生長拍浮。”
〔右手杯〕 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題張晉英》:“勸公飲,左手蟹,右手杯。人間萬事變滅,今古幾池臺。”
〔左持蟹螯〕 明·唐寅《江南四季歌》:“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覺今朝又重九。”
上一篇:拾塵惑孔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掛冠辭官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