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鸞悲鏡是什么意思
【典源】《藝文類聚》卷九十引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罽(ji) 賓王置 (ju) 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鳥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罽賓國王買得一鸞,欲其鳴不可致,飾金繁,饗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夫人曰:‘嘗聞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沖霄一奮而絕。”
【今釋】 從前罽賓國王在峻祁之山打獵,捕到一只鸞鳥,國王十分喜愛,想聽它的鳴叫而辦不到,于是將鸞鳥放在金籠子里,把美味珍肴給它吃,可鸞鳥反而更悲傷,三年也不鳴叫。國王夫人說:“聽說鳥見到同類就會鳴,為什么不掛個鏡子讓它照照?”國王照辦了,鸞鳥從鏡中見到自己的形象不禁悲鳴,響徹云霄,一奮而亡。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夫婦情侶生離死別、孤獨悲傷; 也用以詠女子妝鏡。
【典形】 悲鸞獨影、飛鸞鏡匣、孤鸞、孤鸞舞鏡、孤鸞向影、孤鸞照、鏡里孤鸞、鏡里鸞孤、鏡鸞、鏡中鸞、絕孤鸞、鸞獨舞、鸞孤、鸞鑒、鸞鏡、鸞臺、鸞銷珠鏡、鸞影、青鸞舞、舞鏡、舞鏡鸞、鑒鸞、孤鸞死鏡前、鏡窺鸞、彩鸞翻鏡、羞對彩鸞舞、寶鑒腸空斷、舞鸞翻鏡、舞罷鸞羞、霧鸞曉影、紫鸞舞鏡、斷舞鸞腸、孤鸞怯舞、孤鸞對鏡、交翼鸞文、鏡掩鸞、舞鸞鏡、鸞空舞、鸞回鏡、孤鸞鳥、臨鸞照。
【示例】
〔悲鸞獨影〕 北周·庾信《周冠軍公夫人烏有石蘭氏墓志銘》:“悲鸞獨影,雄劍孤鳴。留連趙琴,悽愴秦笙。”
〔飛鸞鏡匣〕 唐·張鷟《公主出降禮錢判》:“飛鸞鏡匣,向滿月以開輪。”
〔孤鸞〕 唐·寇妲母《古興》之一:“孤鸞傷對影,寶瑟悲別鶴。”
〔孤鸞舞鏡〕 宋·黃庭堅《睡鴨》:“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
〔孤鸞向影〕 南朝陳·張正見《賦得佳期竟不歸》:“自對孤鸞向影絕,終無一雁帶書飛。”
〔孤鸞照〕 宋·張先《卜算子》:“臨鏡無人為整妝,但自學孤鸞照。
〔鏡里鸞孤〕 明·湯顯祖 《紫釵記》:“新人故,一霎時眼中人去,鏡里鸞孤。”
〔鏡鸞〕 南朝梁·沈君攸《雙燕離》:“縈郁摧折意不泄,愿作鏡鸞相對絕。”
〔絕孤鸞〕 北周·庾信《詠懷》之六:“抱松傷別鶴,向鏡絕孤鸞。”
〔鸞獨舞〕 宋·陸游《雜賦》之三:“但悲鸞獨舞,那羨雁能鳴。”
〔鸞孤〕 唐·李敬方《太和公主還宮》:“鳳去樓扃夜,鸞孤匣掩輝。”
〔鸞鑒〕 宋·朱淑真《九日》:“自覺近來清瘦了,懶將鸞鑒照容光。”
〔鸞鏡〕 宋·吳文英《高陽臺·落梅》:“壽陽宮里愁鸞鏡,問誰調玉髓,暗補香瘢?”
〔鸞臺〕 唐·魚玄機《代人悼亡》:“珠歸龍窟知誰見,鏡在鸞臺話向誰。”
〔鸞銷珠鏡〕 唐·楊炯《和崔司空傷姬》:“今日東方至,鸞銷珠鏡前。”
〔鸞影〕 唐·溫庭筠 《和友人悼亡》:“寶鏡塵昏鸞影在,鈿箏弦斷雁行稀。”
〔青鸞舞〕 宋·高觀國《永遇樂·次韻吊青樓》:“香斷奩空,塵生砌冷,誰喚青鸞舞?”
〔舞鏡鸞〕 宋·趙令畤《烏夜啼》:“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
上一篇:季札掛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寧戚飯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