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遏行云是什么意思
【典源】 《列子·湯問》:“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晉·張華《博物志》亦載,文大略同。
【今譯】 古代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尚未掌握秦青的全部技藝,自以為完全學會了,于是辭別。秦青沒有留他,在郊外路邊為他餞行,秦青打著節(jié)拍,慷慨悲歌,歌聲高亢嘹亮,振動林木,響徹天空,連行云也止住不動。這時薛譚才知自己不足,向秦青謝過,請求繼續(xù)學習,從此再不敢提起回家。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歌聲嘹亮動聽。
【典形】 白云遏、唱歌云欲聚、遏行云、遏云、遏云歌、遏云妙響、歌聲入青云、歌云、留云歌、秦謳、秦云、清歌駐白云、繞行云、入行云、響遏青云、響振林木、駐云、遏云謳、穿云衢、響遏碧云、歌響行云住、清唱云不去、響遏珠塵、林木激越、聽歌云斷、云繞扇。
【示例】
〔白云遏〕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爽籟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唱歌云欲聚〕 北周·庾信《游山》:“唱歌云欲聚,彈琴鶴欲舞。”
〔遏行云〕 五代 · 魏承班 《玉樓春》:“聲聲清響遏行云,寂寂畫梁塵暗起。”
〔遏云〕 唐·張祜《邊上逢歌者》:“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舊秦青。”
〔遏云歌〕 唐·羅隱《春思》:“蜀國暖迥溪峽浪,衛(wèi)娘清轉遏云歌。”
〔歌聲入青云〕 唐·李商隱《戲題樞言草閣》:“歌聲入青云,所痛無良媒。”
〔歌云〕 宋·楊億《無題》:“才斷歌云成夢雨,斗回笑電作嗔霆。”
〔留云歌〕 宋·張樞《壺中天·月夕登繪幅堂》:“賦雪詞工,留云歌斷,偏惹文簫怨。”
〔秦謳〕 宋·吳文英《聲聲慢·閏重九飲郭園》:“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長是驚落秦謳。”
〔秦云〕 唐·羅隱《江都》:“歌聽麗句秦云咽,詩轉新題羅錦鋪。”
〔清歌駐白云〕 宋·黃庭堅《鷓鴣天》:“與君更把長生碗,略為清歌駐白云。”
〔繞行云〕 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云飛。”
〔入行云〕 唐·蘇軾《臺頭寺雨中送李邦直》之一:“清歌窈眇入行云,云為不行天為泣。”
〔響遏青云〕 五代·歐陽炯《花間集序》:“名高白雪,聲聲而自合鸞歌; 響遏青云,字字而偏諧鳳律。”
〔響振林木〕 唐·白行簡 《李娃傳》:“舉聲清越,響振林木,曲度未終,聞者欷歔掩泣。”
〔駐云〕 宋·蘇軾《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已煩仙袂來行雨,莫遣歌聲便駐云。”
上一篇:周王避債臺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唾壺敲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