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納駟是什么意思
【典源】 《漢書·于定國傳》:“始(于) 定國父于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到定國為丞相,永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云。”
【今譯】 漢代于定國的父親于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治獄公正,平反冤屈,郡中曾為立生祠。他住的閭巷大門壞了,同閭的人商議修復,于公說:“將閭門修得高大一些,讓大官坐的四匹馬拉的高蓋車也能通過。我治獄從未有冤案,積下了陰德,后世子孫一定有發達的。”果然于定國位至廷尉丞相,于永位至御史大夫。
【釋義】 后以此典稱人有德行,后代發達顯貴; 或反用其意,指身境困厄,住居狹陋。
【典形】 大我門、高蓋之榮、高閭、高門、高門納駟、高門慶、門容駟、容高蓋、容駟、容駟馬、駟馬高門、廷尉門高、于公陰德、于門、于門高大、門低不容駟、高門大車、門小愧車馬、高門駟馬、門大容千駟、駟馬高蓋、車馬高門、于家決獄、于公門戶、駟馬門、志容駟。
【示例】
〔大我門〕 清·歸莊《知家兄爾復生子志喜》:“莫但傳先澤,方期大我門。”
〔高蓋之榮〕 唐·駱賓王《上廉察使啟》:“雖噬指思歸,空軫倚閭之望; 而嚙臂求仕,非圖高蓋之榮。”
〔高閭〕 宋·陸游《幽居》:“蔽床欣卜宅,容駟笑高閭。”
〔高門納駟〕 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既而幽壟埋魂,終降槐庭之贈; 高門納駟,式居茅社之封。”
〔高門慶〕 唐·劉禹錫《蘇州白舍人寄新詩》:“于公必有高門慶,謝守何煩曉鏡悲。”
〔門容駟〕明·袁宏道《為耿華平題先公冊》:“家貧自許門容駟,國瑞方知種有麟。”
〔容高蓋〕 宋·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地偏不信容高蓋,俗儉真堪著腐儒。”
〔容駟〕宋·蘇軾《閉戶》:“巷僻斷非容駟路,腸枯那有蹴蔬羊。”
〔駟馬高門〕 金·元好問《與宗秀才》:“駟馬高門看他日,始知種德有根株。”
〔廷尉門高〕 清·錢謙益《于廣文挽詩》:“廷尉門高猶駟馬,廣文官冷自寒氈。”
〔于公陰德〕元。揭傒斯《送鄭司獄歸衢州》:“盡說于公有陰德,掉頭相別大江濆。”
〔于門〕 宋·朱淑真《題王氏必興軒》:“未必芝蘭遍謝砌,好看車馬集于門。”
〔于門高大〕 元·蒲道源《人月圓·趙君錫再得雄》:“靈椿未老,丹桂先芳。他年須記,于門高大,車馬煌煌。”
上一篇:高祖斬蛇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高陽酒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