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
“稚”是形聲字,小篆從禾,聲。隸變后楷書寫作“稺”。異體作“稚”,從隹聲。如今規范化,以“稚”為正體。
《說文·禾部》:“稺,幼禾也。從禾,屖聲。”(稺,幼禾。從禾,聲。)
“稚”的本義為幼禾。如“稚稼”,指遲期種植的稻谷。泛指年小、幼小。如“稚態”。由幼小,又引申指兒童、孩子。如“稚兒”。
由幼禾又引申指遲、晚。如《管子》:“后稚逢殃”。其中“后稚”指日暮時。由遲、晚進一步引申指驕傲放縱、傲慢。如《管子·重令》“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饑餓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鏤相稚也,謂之逆。”意思是:糧食不足,奢侈品生產不禁止,人們必定要挨餓,而工匠們還以雕木鏤金相夸耀,這就叫做“逆”。
上一篇:《程》字義,《程》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程》
下一篇:《稼》字義,《稼》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