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桑烹龜是什么意思
【典源】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吳孫權時,永康縣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束之以歸。龜便言曰:‘游不量時,為君所得。’人甚怪之,擔出欲上吳王。夜泊越里,纜舟于大桑樹,宵中,樹忽呼龜曰:‘勞乎元緒,奚事爾耶?’龜曰:‘我被拘系,方見烹臛 (hu),雖然,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樹曰:‘諸葛元遜博識,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計從安簿?’龜曰:‘子明,無多辭。禍將及爾。’樹寂而止。既至建業,權命煮之,焚柴萬車,語猶如故。諸葛恪曰:‘燃以老桑樹乃熟。’獻者乃說龜樹共言,權使人伐桑樹煮之,龜乃立爛。今烹龜猶多用桑薪,野人故呼龜為元緒。”南朝梁·殷蕓《小說》亦載,文大略同。
【今譯】 吳孫權時,永康縣有人在山中見到一大龜,于是捆起載回。龜說道:“出游時機不對,被君所得。”此人十分驚異,想送給吳王。船夜間停泊在一大桑樹下,半夜桑樹忽然對龜說:“辛苦啊元緒,你這是怎么回事?”龜說:“我被人捉住,快要被烹煮了,可是,哪怕燒光南山的樹木,也燒不爛我 ”桑樹說:“諸葛恪 (字元遜) 博學多識,會想出辦法的,如果去找象我這樣的,那你怎么是好呢?”龜說:“子明,不要多講,否則連你也有災禍。”桑樹不再言語。到建業后,孫權命煮龜,但燒柴萬車,龜仍然照舊。諸葛恪說:“用老桑樹燒就會熟了。”獻龜人也敘述了龜、樹所說的話,孫權派人去伐桑樹煮龜,馬上便爛熟了。
【釋義】 后以此典指因被牽連而殃及自身。
【典形】 九江元龜、禍枯桑、老龜烹不爛、老木為薪蒸、元緒不慎口、廢元龜、老桑禍、龜緣入夢烹。
【示例】
〔九江元龜〕 明·陳子龍《枯魚過河泣》:“九江元龜亦被收,紛紛見夢誰為理。”
〔禍枯桑〕 宋·黃庭堅《觀秘閣蘇子美》:“魯酒圍邯鄲,老龜禍枯桑。”
〔老龜烹不爛〕 唐 · 白居易 《雜感》:“老龜烹不爛,延禍及枯桑。”
〔老木為薪蒸〕 宋·王安石《同王濬賢良賦龜》:“復恐讒夫負之走,并竊老木為薪蒸。”
〔元緒不慎口〕 宋·陳與義《以石龜子施覺心長老》:“君家元緒不慎口,遂與老桑同一朽。”
上一篇:美人笑躄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自鄶無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