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輒報恩是什么意思
【典源】《左傳·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 (yi) 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 (wei) 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zhi)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史記·晉世家》 亦載,謂示(shi) 瞇明事。
【今譯】 春秋時晉國趙宣子(盾) 在首山打獵,在大桑樹下休息,見靈輒餓倒在那里,問他有什么病。他說:“已經三天沒吃飯了。”于是給他飯吃,他剩下一半。問他為什么不吃,他說:“我當差三年了,不知母親還在不在,現在離家鄉近了,想帶回給母親吃。”趙盾讓他吃完,又給他一簍飯與肉,裝好了讓他帶回。后來靈輒做晉靈公甲士,晉靈公埋伏甲士欲攻殺趙盾,靈輒倒戈殺退甲士,救了趙盾。問他緣故,他說:“我就是桑樹下的餓人。”問他姓名及鄉里,不說而離去。
【釋義】 后以此典指知恩圖報; 或以“桑下餓”等指人窮困饑乏。
【典形】 報一飯、餓翳桑、扶輪、靈輒扶輪、靈輒食、桑間飯、桑下餓、一簞犒、翳桑餓、趙飯、濟靈輒、靈輒困桑下、懷一飯。
【示例】
〔報一飯〕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餓翳桑〕 清·王士禛《餓夫》:“靈輒餓翳桑,倒戟一何力。”
〔扶輪〕 元·紀君祥 《趙氏孤兒》:“救靈輒受窘,曾扶輪報恩。”
〔靈輒扶輪〕 元·白樸《墻頭馬上》:“如同那趙盾便有災難,老漢就是靈輒扶輪。”
〔靈輒食〕 清·唐孫華 《時世公子行》:“桑間欲奪靈輒食,寒日思褫范叔袍。”
〔桑間飯〕 宋·蘇軾《自凈土寺步至功臣寺》:“長逢胯下辱,屢乞桑間飯。”
〔桑下餓〕 宋·范成大《致政孫從政挽詞》:“回骸桑下餓,續命轍中枯。”
〔翳桑餓〕 清·王攄《和尹忍翁見憲尹》:“誰能扛龍文,而忍翳桑餓。”
〔趙飯〕明·徐渭 《送通府熊公》:“翳桑分趙飯,結草夢秦。”
上一篇:灞橋詩思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焚書坑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