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鄰女是什么意思
【典源】 漢·劉向《列女傳》:“齊女徐吾者,齊東海上貧婦人也,與鄰婦李吾之屬會燭相從夜績,徐吾最貧而燭數不屬,李吾謂其屬曰:‘徐吾燭數不屬,請無與夜也。’徐吾曰:‘是何言與? 妾以貧燭不屬之故、起常早,息常后,灑掃陳席以待來者,自與蔽薄,坐常處下,凡為貧燭不屬故也。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燭不為暗,損一人燭不為明,何愛東壁之余光,不使貧妾得蒙見哀之恩,長為妾役之事,使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 李吾莫能應。遂復與夜,終無后言。”《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臣聞貧人女與富人女會績,貧人女曰:‘我無以買燭,而子之燭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無損子明而得一斯便焉。’”
【今譯】 齊國有名女子徐吾,是齊東海地方的貧女,與鄰女李吾等夜里在一起湊集蠟燭績麻。徐吾最窮拿來的燭數不夠。李吾對別人說:“徐吾燭數不夠,夜里不要她來了。”徐吾說:“這是什么話? 我因為貧窮蠟燭不夠數,因此常起來最早,休息最遲,打掃好房間等著別人來,坐也是坐在最下面,這都是由于自己燭數不夠的緣故。一室之中,多我一個人燭光也不會暗,少我一個人燭光也不會明,何必吝惜照在東墻上的余光,不使我借大家的光,干我的活兒,讓我常感念大家的恩惠呢?”李吾無話可答。于是誰也不再有異議,照常讓徐女一起夜績。
【釋義】 后以此典指希求得別人的幫助,提攜。
【典形】 東壁輝、分光、分光鄰女、分輝、借余光、余光、余輝東壁、余照、借余輝、照寒女。
【示例】
〔東壁輝〕 唐·李白《陳情贈友人》:“愿假東壁輝,余光照貧女。”
〔分光〕 宋·張孝祥 《江州林知府》:“寒女緝苧、所愿分光于有余; 拙匠伐柯,尚欣取則之不遠。”
〔分光鄰女〕 唐·李商隱《為張周封上楊相公啟》:“而獨分光鄰女,貸潤監河。”
〔分輝〕 宋·張孝祥 《淮東漕魏郎中》:“仰鄰燭之分輝,庶山藜之不采。”
〔借余光〕 宋 · 陸游 《謝葛給事啟》:“某偶階末契,遂借余光。”
〔余光〕 唐·駱賓王 《螢火賦》:“儻余光之可照,庶寒灰之重然。”
〔余輝東壁〕 清·楊朝觀《寇萊公思親罷宴》:“他挑燈伴讀落葉寒窗,那有余輝東壁分光亮。”
〔余照〕 北周·庾信《燈賦》:“乍九光而連采,或雙花而并明。寄言蘇季子,應知余照情。”
上一篇:鑿開渾沌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刈蓍遺簪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