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箭定天山是什么意思
【典源】《新唐書·薛仁貴傳》:“時九姓眾十余萬,令驍騎數十來挑戰,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于是虜氣懾,皆降。仁貴慮為后患,悉坑之。轉討磧北余眾,擒偽葉護兄弟三人以歸。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九姓遂衰。”《舊唐書·薛仁貴傳》亦載。
【今譯】唐代名將薛仁貴率軍攻伐天山的九姓突厥,對方派幾十名騎兵來挑戰,薛仁貴連發三箭,射殺三人,于是虜眾膽破,全部投降。薛又乘勝討伐其他部眾,天山遂定。軍中為他歌唱道:“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釋義】 后以此典稱譽武將功勛,也形容平虜定邊的雄才大略。
【典形】 定天山箭、歌三箭、弓掛天山、三發定邊、三箭、三箭定天山、三箭天山、三矢平虜、三羽箭、天山三箭、一箭定天山、壯士入關歌、壯夫三箭、神箭定天山、三箭歌、天山箭、一射天山空、白衣三矢、天山掛弓、天山矢、天山弓。
【示例】
〔定天山箭〕 元·張國賓《薛仁貴衣錦還鄉》:“兩邊廂有文共武,都只道定天山箭有誰伏。”
〔歌三箭〕 宋· 張元干《次友人書懷》:“將軍末報歌三箭,樂府徒傳舞兩蛙。”
〔弓掛天山〕 宋·楊萬里《跋丘宗卿侍郎見贈》:“手持漢節娖秋月,弓掛天山鳴積雪。”
〔三發定邊〕 明·高啟《觀軍裝十詠·箭》:“三發定邊歸,箙中休滿插。”
〔三箭〕 宋·蘇軾《次韻王晉卿奉詔》:“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國何勞一葦杭。”
〔三箭定天山〕 宋·陸游《中夜聞大雷雨》:“已聞三箭定天山,何啻積甲齊熊耳。”
〔三矢平虜〕 唐·白居易 《答箭鏃》:“不然學仁貴,三矢平虜庭。”
〔三羽箭〕 宋·辛棄疾《江神子·和陳仁和韻》:“卻笑將軍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天山三箭〕 清·丘逢甲《擬杜詩將五首》之三:“未許天山三箭定,空聞函谷一丸封。”
〔一箭定天山〕 唐·李益《塞下曲》:“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壯士入關歌〕 宋·陸游《對酒作》:“未試神仙餐玉法,且賡壯士入關歌。”
〔壯夫三箭〕 宋·陳與義《和若拙弟得陪游》之二:“壯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莧腸。”
上一篇:三刀入夢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丙吉問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