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與噲伍是什么意思
【典源】 《史記 · 淮陰侯列傳》:“ (韓)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 居常鞅鞅,羞與絳、灌同列。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漢書·韓信傳》亦載。
【今譯】 漢韓信由楚王被貶為淮陰侯后,知道漢帝劉邦猜忌他的才能,常常稱病不上朝。日夜悶悶不樂,羞與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等并列。韓信曾去樊噲家中作客,樊噲已封舞陽侯,但對韓信仍跪拜送迎,自稱臣,說:“大王肯光臨臣家,實在榮幸!”韓信出門,笑著說:“想不到我竟跟樊噲這些人為伍了!”
【釋義】 后以此典指不屑與比自己差的人為伍。
【典形】 恥與噲伍、噲等伍、噲伍、伍噲、與噲伍,淮陰伍噲。
【示例】
〔恥與噲伍〕 元·耶律楚材《用前韻感事》:“生平恥與噲伍行,杜門養拙安無常。”
〔噲等伍〕 宋·蘇軾《生日蒙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君今噲等伍,志與湛輩各。”
〔噲伍〕 清·歸莊《贈陸桴亭》:“君是泰師我敢友,生非噲伍爾能知。”
〔伍噲〕 清·楊潮觀《賀蘭山謫仙贈帶》:“怎知道國士無雙來意外,休教伍噲。”
〔與噲伍〕 宋·李廷忠《謝王樞使薦舉啟》:“生迺與噲伍,猶未離七選之階。”
上一篇:考狄利亞的天賦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聚米識陣形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