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毀銷骨是什么意思
【典源】 《史記·張儀列傳》:“臣聞之,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故愿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辟魏。”《漢書·鄒陽傳》:“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計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于讒諛,而二國以危。何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
【今譯】 古語說,眾人不斷的誹謗,足以毀壞一個人的名譽。參見〖眾口鑠金〗。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輿論的作用極大,不斷的讒毀能夠致人于死地。
【典形】 讒銷骨、骨銷、積讒磨骨、積毀、積毀銷骨、積羽、鑠金消骨、銷骨、讒謗銷骨、積毀骨銷、謗深骨成灰。
【示例】
〔讒銷骨〕 唐·李商隱《聞著明兇問哭寄飛卿》:“莫嘆讒銷骨,今傷淚滿膺。”
〔骨銷〕 宋·蘇軾《次韻高要令劉玠》:“骨銷讒口鑠,膽破獄吏酷。”
〔積讒磨骨〕 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積毀銷金,積讒磨骨。”
〔積毀〕宋·劉筠《宋玉》:“曾傷積毀亡師道,只托微辭蕩主心。”
〔積毀銷骨〕 唐·溫庭筠《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積毀方銷骨,微瑕懼掩瑜。”
〔積羽〕 清·唐孫華《夏日園居雜詠》:“人忌才名防積羽,世憎科第怕吹毛。”
〔鑠金消骨〕 宋·陸游《書感》:“鑠金消骨從來事,老矣何心踐駭機。”
〔銷骨〕 唐·元稹《苦樂相倚曲》:“呼天俯地將自明,不悟尋時已銷骨。”
上一篇:種豆南山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窮愁著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