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情懷·游戲嬉戲名言大全
〔美詞薈萃〕
躡手躡腳興趣盎然手舞足蹈揮灑自如顧此失彼
哄堂大笑哈哈大笑奔跑縱跳油腔滑調破涕為笑
笑逐顏開得心應手喜不自勝捧腹大笑妙趣橫生
喜形于色
佳句寶典
1.穿梭的雪球,追逐的身影,開心的笑臉構成了一幅動人的雪中嬉戲圖。
2.放線的在前猛跑,托風箏的在后緊隨,在歡呼叫喊聲中,一只只美麗的風箏紛紛飛上了蔚藍的天空。
3.扔包的同學滿頭大汗,躲包的同學輕如飛燕,左躲右閃靈巧敏捷。
4.小紅大叫:“我要掉下來啦!”她的兩只腳呈八字形站在窗沿上,兩只手張開,整個身體附在玻璃上,有人怪笑,“蜘蛛人!”
5.他的腿,別看跑起來野兔似的快,踢毽子卻不行,像根木橛兒,直棱棱不打彎兒。
6.有時,我們一大幫傻氣的姑娘在校園內捉迷藏——瘋瘋癲癲,嘻哈大笑,日子過得優哉游哉。
7.那只長蛇形的風箏穩穩地、搖頭擺尾地瀟灑在瓦藍的天空中。
8.我剛閃過一團雪球,不料,又一團雪球追蹤而至,“嗖——啪!”雪球在我頭上開了花。
9.冬天小河的冰結實了之后,我們便從自家帶來澡桶,坐在里面,后面一推,就“嗖”的一聲滑出去了。
10.只見她右腳一抬,左手一甩,毽子穩穩當當地飛過了頭頂。她輕輕地跳躍著,那姿勢像一只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名家名段
男孩兒最好的玩具是彈弓,這是家長們心驚肉跳的東西。最簡單的只需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間套根橡皮筋,上課時用紙折的子彈去彈同學的后腦勺(絕對不敢彈老師)。講究一些的要用粗粗的鉛絲,橡皮筋二三十根,成組地對稱地一環套一環地延伸,中間是一塊牛皮。子彈不再是紙,用泥巴搓成球,在煤爐下烤烤。這樣的子彈可以彈死麻雀,可以將門牌上的搪瓷彈脫。當然,彈人是很危險的,彈中眼睛后果不堪設想。不過,我知道的彈弓無計其數,并沒聽見過把誰的眼睛給彈瞎了,可見即便是孩子也知道節制。最好聽的是彈玻璃窗,乒乓一聲,禍就闖下了。如果沒逃走或沒賴掉,晚上挨打是免不了的。
——陳村《童年游戲》
毽子還有一種大集體的踢法,叫做“嗨(讀第一聲)卯”。一個人“喂卯”——把毽子扔給嗨卯的,另—個人接到,把毽子使勁向前踢去,叫做“嗨”。嗨得極高、極遠。嗨卯只能“揚”——用右腳里側踢,別種踢法踢不到這樣高,這樣遠。下面有一大群人,見毽子飛來,就一齊縱起身來搶這只毽子。誰搶著了,就有資格等著接替原嗨卯的去嗨。毽子如被喂卯的搶到,則他就可去充當嗨卯的,嗨卯的就下來喂卯。一場嗨卯,全班同學出動,喊叫喝彩,熱鬧非常。課間十分鐘,一會兒就過去了。
——汪曾祺《踢毽子》
在手工課堂上,在家里疊紙時,我積攢了許多紙帆船,有時間就帶到河邊,找一個可以下水的地方,輕輕地把它們放入水中。看著它們隨水流依次漂走,心里就會有無限的喜悅,仿佛我的幻想就在那船上。有時怕那船在途中受阻,放完以后跟隨船走出很遠,直至它們安然無恙,這才會放心地回到家中。當跟家人說起放船的情景,遠比談論功課更有興趣,興致上來連飯都忘記吃。
——柳萌《寂寞的童年》
然而當我站到高高的橋欄上之后,卻真的害怕起來,尤其是低頭看橋下的流水時,只覺得頭暈目眩。在這之前,我從未在超過一米以上的高度跳下水,現在一下子要從七八米高的地方跳入水中,而且沒有任何準備和訓練,真是有點冒險。如果“插蠟燭”,保持直立的姿勢跳下去,危險性要小些,但肯定會被人取笑。頭先落水呢,一點兒把握也沒有……我猶豫了幾秒鐘。在聽到背后圍觀者的議論時,我一下子鼓起勇氣:頭先落水!
我眼睛一閉,跳了下去。但結果非常糟糕,因為太緊張,落水時身體蜷曲著,背部被水面又狠又悶地拍了一下,幾乎失去知覺。掙扎著游上岸時,發現背脊上紅紅的一大片。不過,這極不瀟灑的一跳,卻使我懂得了怎樣才能使身體保持平衡。
——趙麗宏《跳水》
打彈子分為兩種,通常以擊中對方為贏。另一種復雜些,叫做“瞇老×洞”(童言無忌)。預先挖好若干小洞,然后一個洞一個洞地打,以首先進完所有的洞者為勝。其實,這是小型的高爾夫球。一旦放大了,由外國人玩兒,揮動鑲銀的高爾夫球桿玩兒,身價就大不同了,要花多少萬美元去當一個會員。可玩兒來玩兒去,不也就是進進洞么?
——陳村《童年游戲》
習作佳段
1.夏天,我和女伴們最愛在山上“蕩秋千”。我們先脫下鞋子像小松鼠似的爬上竹梢頭,然后雙手緊緊抓住它,竹枝柔韌,人的體重就能讓竹梢彎下來,地上的女伴立即抓住它,緊緊拽住不讓反彈回去。接著,大家七手八腳地把竹枝結成一只搖籃,輪流著一個一個坐在搖籃里,其他人則推著她的背,使她蕩起來。隨著秋千越蕩越高,尖厲的驚叫跟嬉笑聲便響遍整個山岡。那當兒,耳畔風聲呼呼,身體的舒服勁兒真是任何在電風扇吹拂下的人都不可能享受到的。
2.“戰斗”打響了,我軍首先發起了總攻。頓時,“大炮”齊鳴,“子彈”橫飛。不好,“子彈”不多了。我對“連長”說:“我去撿雪球。”“連長”同意了。我冒著呼嘯的“子彈”沖出去,沒撿幾個,忽然一個雪球擊中了我的屁股。“敵人”高興得竟跳出了“城堡”,這時“連長”趁機一個雪球打中了敵人的臉,他趕快縮著小腦袋躲進“烏龜殼”里去了……
3.我們圍成一個大圈,圈內一個用手帕蒙住眼的“瞎子”正在捉一個用手巾綁住右手和右腳的“跛子”。游戲很有趣。“跛子”弓著身子,滴溜溜的大眼睛緊盯著“瞎子”,吹響了口哨;“瞎子”呢,他側耳傾聽,辨出方向后,伸開兩手,順著聲音撲過去。眼看就要抓住“跛子”了,沒料到“跛子”一貓腰,就從“瞎子”手下溜到另一邊去了,“瞎子”抓住了旁邊的一個小朋友,逗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
4.隨著“呼啦啦”一聲響,一條大“蜈蚣”飛上藍色的天空。你瞧,這條五彩的大“蜈蚣”搖頭擺尾地撲打著它身旁的“小燕子”、 “老鷹”,那些“小燕子”、“老鷹”、“大蝴蝶”像有自知之明似的給它讓開了道。這一來,大“蜈蚣”更得意了,好像自己成了戰無不勝的大將軍。它使勁擺動著120節的身軀,在蔚藍的天空中上下翻飛。突然,一條“巨龍”也騰空而起,它張著血盆大口,頜下的胡須像一根根銀針,那金盔金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它的眼睛不停地轉動,仿佛被“蜈蚣”那目空一切的舉動氣壞了。“龍來啦!”“龍上天啦!”在人們一片歡呼聲中,它在空中與大“蜈蚣”較量了起來。
5.我用袖子抹了抹臉上的汗,撿起了砍過來的沙包,掂了掂,擺出一副要砍東邊的架勢,還大聲說:“我就不信打不著你!”說完,“嗖”的一聲把包砍向西面的同學。西面的楊蘭急忙跳起,可為時已晚,包砍到了她的腿上。 “哈哈,你中了我的聲東擊西之計了!”楊蘭吐了吐舌頭,下了場。我的伙伴劉冬飛跑過去拾起沙包,做了個使勁砍包的假動作,把場上的趙軍嚇得直往后躲。我想:“這時我手中有包,她可就倒霉了。”劉冬仿佛知道我的想法,你看他高高地拋起包,“遞包!”話音未落,包已落到了我的手中,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向場中的趙軍發起了進攻。趙軍剛要轉身,可包砍到了她的身上。 “我們勝利了!”我和搭檔劉冬歡呼著跑進了場,楊蘭、趙軍二話沒說拾起地上的沙包向我們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上一篇:《家庭交響·親戚情懷》記事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社會剪影·民風民俗》記事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