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中醯雞是什么意思
【典源】 《莊子·田子方》:“孔子出,以告顏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猶醯(xi) 雞與! 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今譯】 孔子去拜會老子,老子向他講了天地陰陽萬物變化的道理。孔子出來,對顏回說:“我對于大道的了解,簡直有些像酒甕中的小蠓蟲呀! 如果不是先生啟迪我,我還不知道天地的廣大深奧呢。”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孤陋寡聞,見識淺短。
【典形】 守甕天、舞甕天、醯雞、醯雞舞甕、醯雞仰甕口、醯雞甕、甕中天、醯雞視身世。
【示例】
〔守甕天〕 宋·黃庭堅《再次韻奉答子由》:“似逢海若談秋水,始覺醯雞守甕天。”
〔舞甕天〕 宋·陸游《偶觀舊詩書嘆》:“醯雞舞甕天,乃復自拘窘。”
〔醯雞〕 唐·李白 《留別西河劉少府》:“世人若醯雞,安可識梅生。”
〔醯雞舞甕〕 元·白樸《沁園春·夜夢就樹摘桃揃之》:“俄然覺,正醯雞舞甕,野馬飛牎。”
〔醯雞仰甕口〕 唐·劉禹錫《有僧言羅浮事》:“醯雞仰甕口,亦謂云漢津。”
上一篇:瓦釜雷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電光石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