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在莒是什么意思
【典源】 漢·劉向 《新序· 雜事》:“(齊)桓公與管仲、鮑叔、寧戚飲酒,桓公謂鮑叔:‘姑為寡人祝乎?’鮑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無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無忘其束縛而從魯也,使寧子無忘其飯牛于車下也?!?/p>
【今譯】 春秋時,齊襄公醉殺魯桓公,荒淫無道,他的弟弟們擔心禍及己身,分別逃亡。公子糾與管仲等出奔魯國,小白與鮑叔牙逃到莒國避難。齊君無知被殺后,小白先于公子糾回齊即位,是為齊桓公。后鮑叔牙在祝酒時提醒齊桓公不要忘記曾逃亡在莒一事。
【釋義】 后以此典指成功后或順利時不忘已往的困厄,用以警戒自己。
【典形】 不忘在莒、毋忘在莒、在莒厄、莫忘在莒時。
【示例】
〔不忘在莒〕 宋·蘇軾《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愿君終不忘在莒,樂時更賦囚山篇?!?/p>
〔毋忘在莒〕 宋·陳師道《送曹秀才》:“孰并還家樂,毋忘在莒心?!?/p>
〔在莒厄〕 宋·陳與義《開壁置窗命曰遠軒又賦》:“誓言如齊侯,常戒在莒厄。”
上一篇:歌式微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漢陰抱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