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項羽本紀》:“ (項)籍長八尺余,力能扛 (gang) 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又“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漢書·項籍傳》亦載。
【今譯】 項籍 (字羽) 身高八尺多,力氣能舉起鼎來,同時才氣過人,吳地的年輕子弟們都很敬畏他。另外,他在被劉邦軍圍于垓下時,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氣概蓋世,……。”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力大無窮;或用來借稱項羽。
【典形】 拔山扛鼎、扛鼎士、扛鼎雄、舉鼎拔山、力可扛鼎、拔山舉鼎、力扛鼎。
【示例】
〔拔山扛鼎〕 宋·劉克莊 《摸魚兒》:“千載后,君試看拔山扛鼎俱烏有。英雄骨朽。”
〔扛鼎士〕 宋·吳邁遠《長別離》:“楚有扛鼎士,出門不得歸。”
〔扛鼎雄〕 宋·蘇軾《安期生》:“難堪據床洗,寧挹扛鼎雄。”
〔舉鼎拔山〕 元·金仁杰《蕭何月夜追韓信》:“恁時節喑嗚叱咤難開口,便舉鼎拔山怎脫身。”
〔力可扛鼎〕 晉·陸機《百年歌》:“三十時,行成名立有令聞,力可扛鼎志干云。”
上一篇: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支遁買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