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墻及肩是什么意思
【典源】《論語·子張》:“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今譯】 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武叔在朝廷里對同官說:“子貢 (孔子弟子端木賜的字) 比孔子 (字仲尼) 還要賢明。”子服景伯聽了去告訴子貢。子貢說:“拿房舍的圍墻打個比方: 我的圍墻只齊肩膀那么高,從外面就可以看見里邊房屋的美好。而我老師的圍墻卻有數仞高,如果不進了大門,就看不到里面宗廟的壯美、房屋的眾多。能夠找到大門的也許并不多吧。武叔講這樣的話,不是可以理解的嗎?”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學識淺陋,相差尚遠; 或以“數仞墻”等形容學識深博。
【典形】 賜墻及肩、賜也墻、宮墻之峻、及肩墻、及墻藩、數仞墻、子貢墻、窺數仞墻、圣門未窺。
【示例】
〔賜墻及肩〕 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徙魚》之三:“賜墻及肩人得視,公才槃槃一都會。”
〔賜也墻〕 唐·楊巨源 《上劉侍中》:“敢炫由之瑟,甘循賜也墻。”
〔宮墻之峻〕 宋·張孝祥《洪帥魏參政》:“九命作牧,逖瞻帥閫之雄; 一廛為氓,近接宮墻之峻。”
〔及肩墻〕 宋·陸游《喜鄭唐老相過》:“方揮卻日戈,恥窺及肩墻。”
〔及墻藩〕 宋·曾鞏《答葛蘊》:“忽有海上使,問我及墻藩。”
〔數仞墻〕 唐·羅隱《寄鄭補闕》:“夫子門前數仞墻,每經過處憶游梁。”
〔子貢墻〕 宋·陳師道《答魏衍黃預勉余作詩》:“我詩淺短子貢墻,眾目俯視無留藏。”
上一篇:負米養親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赫拉克勒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