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滅親是什么意思
《左傳·隱公四年》:春秋時,衛莊公的庶子州吁(xu)與大夫石碏(que)之子石厚同謀,殺衛桓公,州吁自立為國君,封石厚為上大夫。州吁一伙暴虐無道,眾叛親離,其統治難以維持。為此,石厚便向其父石碏請教保住州吁君位的辦法。石碏叫他和州吁去朝見當時諸侯的最高首領周王。石厚說,周王知道州吁弒君,必不肯見。石碏說,陳桓公很受周王寵信,可先見陳桓公,有他幫助,定可朝見周王。州吁、石厚依言同往陳國。在州吁、石厚到達陳國之前,石碏已先派人告知陳桓公,州吁、石厚為殺君兇手,請陳國殺掉他們。陳國捉住州吁、石厚,通知衛國,衛國派右宰丑到陳國,將州吁處死。因石厚是石碏之子,衛國大臣主張從寬處理石厚,但石碏堅決反對,并派家臣獳(nou)羊肩到陳國殺了石厚。
引用義:為維護正義對親人不徇私情。[例]他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依法嚴懲了自已的兒子,這種大義滅親的精神可欽可佩。
上一篇:多難興邦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大喬小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