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li)泛五湖是什么意思
亦作“范蠡泛湖”。
《史記·貨殖列傳》、《吳越春秋》:范蠡,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政治家。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困于會稽山上,返越后重用大夫范蠡、計然,經過十年奮斗,終于滅了強吳,洗雪會稽之恥,成為“五霸”之一。范蠡認為越王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安樂,長長嘆息道:“計然提出七條計策,越王實施了其中五條而成霸業。既然已經用之于興國,我今日也不妨用之于興家?!庇谑菞壒匐[退,駕扁舟一葉,浮游于江湖之上。改名換姓,至齊改稱鴟(chi)夷子皮,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更名為朱公。經商致富,十九年中,治產業三次達千金,可一次又一次地散發給貧困的親戚朋友。其子孫繼承其產業而成巨富。
引用義:比喻歸隱江湖。[例]社會的黑暗,仕途的坎坷,終使他萬念俱灰,于是泛舟五湖,流連于山水之間。
上一篇:英雄入彀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荊軻歌易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