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虞(yu)我詐是什么意思
《左傳 ·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5年,楚國借故攻打宋國。楚軍圍宋九月余,難以攻克。楚莊王認為相持過久,與己不利,便想撤兵。為楚莊王駕車的申叔時獻策說:“我們不妨在此建筑房舍,耕種農田,佯裝久留不退,宋國必然屈服從命”。楚莊王采納申叔時計策,宋人果然畏懼,派大臣華元趁夜潛入楚軍陣地,對楚軍統帥子反說:“我們的國君派我來告訴你,宋人雖糧草已盡,但人們互相交換自己的孩子吃,分開骨頭作柴燒,寧愿亡國,決不屈訂城下之盟。若楚軍撤離宋國三十里,宋國愿意聽命于楚。”子反畏懼,便退兵三十里,并與宋國訂立和約。和約中有此兩句:“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意即楚國不欺詐宋國,宋國不防備楚國。
引用義:互相猜忌、欺騙、勾心斗角。[例]在國際斗爭中,爾虞我詐的事情屢見不鮮。
上一篇:射稽唱歌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