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
【典源】《漢書·朱云傳》:“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今譯】 漢代朱云向漢成帝奏說:“現在朝廷大臣上不能輔佐主上,下無益于百姓,都是空守著官位不做事,只知拿俸祿,像孔子說的,這種鄙陋的人不能事君,是為了保住祿位,什么都干得出來的人。”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空守祿位而不做事。
【典形】 朝臣素餐、尸位素餐、素餐、素餐尤。
【示例】
〔朝臣素餐〕 清·秋瑾《題芝龕記》之八:“肉食朝臣盡素餐,精忠報國賴紅顏。”
〔尸位素餐〕 唐·元稹《錢重物輕議》:“無乃失有司奉職之體,負尸位素餐之責。”
〔素餐〕 明·莊昶《端午食賜粽有感》:“小臣自愧悠悠者,無術救時真素餐。”
上一篇:爾虞(yu)我詐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