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讀書是什么意思
〖典源〗《三國志·魏志·王肅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董遇教學生要充分利用三余的時間讀書,謂“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釋義〗古代以農為主,冬季、陰雨天、夜間無法做活,是讀書的好機會。后遂用“三余”泛指空閑時間。多用于讀書學習方面,含有珍惜時間之意。
【三余】陶潛《感士不遇賦序》:“余嘗以三余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文,慨然惆悵。”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九流七略,頗常觀覽;六藝百家,庶非墻面;雖一日萬幾,早朝晏罷,聽覽之暇,三余靡失。”劉禹錫《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火風乖四大,文字廢三余。”黃庭堅《東觀讀未見書》詩:“皇文開萬卷,家學陋三余。”
上一篇:一鳴驚人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三娘教子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