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是什么意思
【典源】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者。”
【今譯】 柳宗元曾在信中講: 屈原《九章·懷沙》 道:“一地的狗相隨而叫,是吠叫它們覺得怪異的。”我曾聽說川蜀陰雨連綿,很少見到太陽。太陽一出來,狗就狂吠,我認為言過其實了。六七年前,我到南方,元和二年冬天,大雪覆蓋了南地的幾個州。這幾州的狗見到大雪,狂吠亂跑,一連幾天,直到雪停方止。我才相信從前聽說的事。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少見多怪。
【典形】 南犬吠雪、驚日雪、驚蜀犬、犬吠千家白、蜀南吠犬、蜀犬驚日。
【示例】
〔南犬吠雪〕 宋·陸游《秋夜讀書有感》:“南犬固應多吠雪,夏蟲那得解知冰。”
〔驚日雪〕 清·歸莊《萬年少嘗作狗詩罵世戲和之》:“有時驚日雪,還聽吠形聲。”
〔驚蜀犬〕 清·唐孫華《夏日園居雜詠》:“烈日已應驚蜀犬,炎云惟是喘吳牛。”
〔犬吠千家白〕 宋·辛棄疾《鷓鴣天》:“從教犬吠千家白,且與梅成一段奇。”
〔蜀南吠犬〕 清·蒲松齡《淫雨綿綿三日不止》:“一個黃昏終一日,無怪蜀南吠犬。”
〔蜀犬驚日〕 宋·王令《上聱隅先生》:“蜀犬爭驚日,鄒人不識麟。”
上一篇:蟻動牛斗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蝗不入境是什么意思